文化價值省思 傳承 跨越
面對科技與人文的衝擊,一代傳承一代,需要更多人關心參與公共事務,並有夥伴一同努力前行。錢永祥教授,關注並比較民主化近程,長期觀察與推動臺灣公民社會學習,他一直保有寬容、平和的態度面對困境,其主編「思想」叢書數十年從未間斷;施振榮董事長是具備遠見的企業家,也是科技新知的領航者,早在李國鼎跟孫運璿的時期,他開創、分享資訊產業平臺,並涉足人文關懷,至今不懈;呂學錦先生,從類比到數位,在臺灣電信基礎建設上率先領軍,一點一滴做起,而今日談網路衝擊,更深刻擁抱、結合東方人文精神。兩位年輕一輩,何榮幸,是老中國時報人,今天在資源匱乏下獨立奮鬥,關懷與挖掘被遺忘、看不見的角落,其中有風雨、有血淚,只爲維繫媒體風骨跟初心;詹正德,擁有一家小小的獨立書店,他集結各地書屋,偕同過往書店藏禁書的記憶年代,與愛鄉愛土的朋友,共同論思潮、訴衷情,他經營書店、選書分享,看書、寫書,守書香。
餘紀忠文教基金會三十幾年來關心各種公共議題,在人類的文明發展中,網路帶來效率、方便,卻衍生很多新的問題。今天主持各位的對談,就是希望集結臺灣的正面力量,縱使民主社會還不盡成熟,還正在歷練中,期待對談讓大家反思,韌性面對、尋求價值與定力。
錢永祥。攝影:陳信翰
錢永祥(餘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中研院兼任研究員):
今天是一個很特別的時刻,居然這麼多人聚集一堂,談一些觀念性的問題。有人說風雨飄搖但是絃歌不斷,目前也有點接近那個味道。但不管環境多麼的驚濤駭浪,我們自己頭腦需要清醒、心中要有定力。我不能算是網絡「世代」的一員,但論「時代」,我當然分享了這個時代。要認識這個時代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認爲可回到兩個概念:關懷的倫理與公共文化。這雖然兩者看起來很有距離,但我相信這兩個概念包含一些關聯,可以給我們啓發。
談關懷倫理 抽象的道德
現在,讓我首先談談關懷的倫理。一般認爲,道德、倫理具有普遍性,不能以特定的人爲對象。規則、美德、價值,都被認爲是道德的構成部分。,道德意識的第一個成分是規則,我們經過家庭、社會、學校的教育,掌握了道德規則,這是道德意識很重要的部分。道德意識的第二個成分是美德,就是個人身上的品格,比如我們應該培養自己身上誠實、慷慨、勇敢等等德性。最後就是價值觀,這是比較社會性的層面,希望社會能夠實現公平、平等、相互尊重這些基本的價值。我們的道德意識大致由這三個方面所構成,但這三個要素都是以普遍的形式出現的,這是道德最重要的特色,對於所有人都用一視同仁的標準對待。但這種道德我們可以稱之爲抽象的道德,這是因爲它的內容超越了具體的經驗,對這些道德下定義時,我們不會能只涉及某一個特定的個人。這是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它構成了抽象的倫理。所謂抽象,不是說不是跟現實生活沒有關係,但是你對於它的界定與理解,不能屬於任何特定的具體情境、不是針對具體的個人所設計的。道德必然有抽象性這一面,也因此,當我們在做道德實踐時,需要做很多的判斷與決定。我們每一個人獲得道德意識都有這種經驗,也就是學着掌握這些抽離開特定脈絡的原則、價值、美德。
道德力量來源 同理心的標準?
但是真實的道德實踐往往是走另外一條路。我們面對具體的個人時,會根據與他的具體關係、根據當下的具體情境而決定自己的行動。這個時候不是在應用抽象的道德公式,而是處理具體的情境,做具體的決定。這時候,抽象的倫理只有輔助的作用。我們在理解道德意識時既要掌握抽象的一面,因爲如果不講抽象面時,我們就忽視了道德的超越性、普遍性。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忽視了你跟這個人有某種特別的連結,因爲當下的情境要求你如此行動。倫理的這種具體、當下性格,我稱之爲關懷的倫理。
關懷是什麼意思?首先,關懷指注意到對方,注意對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道德心態;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學會了對人視而不見,因爲注意他人的處境,很可能逼你分心,要你付出情緒的反應。結果我們慢慢學會了冷漠,忽視他人。我們提倡關懷倫理,首先要培養的是對具體的個人、情境要有能力去注意,也就是培養道德的敏感度。
其次,關懷一個對象,一定是因爲他的處境不利。一個人承受痛苦、碰到不好的事情、遭受打擊、受到壓迫,我們纔會去關懷他。所以關懷的倫理,能讓我們注意到身邊不幸的人,對他們的不幸產生同情,甚至於出手援助。換言之,關懷能產生同情心。
第三,同情心不只是一種情緒,更是一種嚴肅的道德判斷。同情他人的遭遇,意思是說他的不幸並不是他應該得到的,他其實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換言之,關懷一個人不僅是注意到他的不幸處境,對這種處境感到同情,並且我們在運用「公正」之類的普遍性的道德概念,認定這個人受到的待遇是不對的、不應該的。
因此我認爲,關懷是很重要的道德力量的來源,裡面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現代社會習慣於抽象的倫理思考,往往忽視了關懷的倫理,結果我們的道德能力也會大打折扣。
公共文化 社會價值建構
上面說到,關懷的倫理需要對於他人處境有感受的能力、有產生同情心的能力,還需要運用一些普遍性的道德原則。這些其實都需要有一套公共論述作爲支援。換言之,我們的道德意識並不純粹是個人的事情,它一定有社會的一面。因此,公共文化這個概念需要我們重視。這個公共文化的概念,是從當代美國政治哲學家羅爾斯借來的。他認爲在多元的社會裡,當大家的價值觀、想法、追求的目標、對錯的標準都多樣而不同時,社會特別需要一套公共的文化資源,做爲大家從事辯論、思考以達成社會共識的依據。他認爲美國的公共文化來自近代歐洲、美國曆史進程中的多次鬥爭、衝突,從十六世紀的宗教戰爭,之後的民主革命,到近代的種族、性別平權運動,一路累積沈澱下來形成一套公共認可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是社會很重要的資產。
選舉帶來的分裂 承擔與肩負
最近拜登在他的總統就職演講中提到,他是所有美國人的總統,他強調美國分裂夠了,希望大家能夠團結起來,他希望不再區分民主黨、共和黨,藍的、紅的,自由派、保守派。他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共有的基礎,重建美國社會的和諧。美國社會的分裂能不能真正彌合當然很難說,但是至少現任的美國總統意識到這是當前一個大問題,他願意爲此努力。這表示政治領袖的確可以着手正向凝聚社會,並且多少可以有一些成效。
沉澱整合凝聚 吸取歷史教訓
在今天的臺灣,雖然面對許多爭執與撕裂,我們對於社會的整合與凝聚卻不夠關注。我們不是政治人物,能夠發揮什麼作用呢?我相信在兩個方面我們可以有所做爲。一方面,這個社會上的人際關係需要用關懷的倫理來滋潤。對於他人,我們若能付出更多的注意,培養更多的同情,對社會正義與人人平等的理念有更認真的執着,社會上既有的衝突比較不會演變成敵我的對峙,人際的合作與互助也會變得更爲普遍。社會的變化是逐漸的,假以時日,關懷可望變成一種廣泛的社會情愫,這個社會的整合也會更爲具體。
另一方面,臺灣這幾十年來的歷史經驗,特別是形成社會矛盾與政治衝突的經驗,需要我們從正面去記憶、詮釋、沉澱,逐漸積累呈這個社會的公共文化。面對過去的歷史,除了要求轉型正義,還需要能夠看出在歷史的暴力、衝突、受難之外,這個社會如何艱難地走到今天,其中積累的進步與成就如何爲所有人共享。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應該成爲這個社會的公共文化,獲得大家的承認與珍惜,能夠幫助我們處理今天的衝突與矛盾。
人生而片面 心常保謙卑
說到最後,我想強調一件小事。生活裡面如果永遠都是跟你一樣的想法、聲音、傾向、喜好,那會很無聊的。不一樣的人永遠比較有意思,即使碰到你不喜歡的人、不同意的人,那也是一個讓你思考、辯論的好機會。美國有位知名法官的一句話我很是認同,他說:「一個自由主義者的特色,就是他不敢確定自己的意見都是對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但是我們隨時都要保有內心的謙卑,警覺到我的意見可能是錯的。人的片面是天生的,每個人都只有兩個眼睛,頂多只能看到前方一百五十度,背後的一百八十度度絕對看不見。如果人的生理上就是片面的,爲什麼認知上不會陷入片面呢?每個人的觀念、信仰、利害都是片面的。只要把這份虛心放在每個人的心裡,我們跟其他人交往的時候也許能做的事情不多,卻仍能接納與幫助彼此。
何榮幸。攝影:陳信翰
獨立思考 擁抱不同聲音
何榮幸(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網路訊息碎片化 真假難分
社羣媒體時代的另外一個危機,是社會被兩極撕裂,不管大家最用什麼社羣媒體,我們幾乎都是隻跟自己的同溫層對話,越來越不太能接受非同溫層人的意見,整個社會的極化跟同溫層的效益現在正在發生,假新聞充斥、真假新聞難辨,政府以及各種企業的置入性行銷,如果無法重建秩序的話只會越來越嚴重。
跳脫舒適圈 學習理解對流層
關於如何分辦資訊,培養媒體識讀能力,就我自己的觀察,總的來說,整體面是需要有意識地抗拒同溫層、理解對流層,這應是當前最重要的事。因爲我們都不由自主地親近同溫層,也常習慣見到很多假新聞明明就假得那麼清楚爲什麼還很多人相信?知道它可以發揮極大的影響力。大家都知道現在需要要關心社會,課綱的改革也要加強人文素養的內容,但就算加重人文素養的內容比例,年輕世代仍不見得特別能夠多元地理解社會。因爲現在資訊太爆炸、氾濫,太容易習慣親近同溫層,彼此取暖隨波逐流,不管是社羣媒體的使用或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流,如果我們不能夠有意識地去理解同溫層的極化對這個社會的撕裂,人的信任感將蕩然無存,社會的公共性也會完全流失。倘若信任感與公共性持續流失,臺灣社會的民主是絕對不可能深化,所以需清楚意識到,理解對流層的重要性,你再討厭跟你意見不一樣的人,你都需要對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按個贊、稍微看一下,理解對流層不代表支持、贊同,但對於與你意見不同的人、不同的族羣之間,彼此瞭解互相的處境,這是臺灣社會當前最重要的學習事項。
重建媒體公信 縫合社會撕裂
媒體跟社會大衆的關係,走到現今皆需要從每個人個別出發,我認爲不論是社會主流媒體機構或是個人,就我的經驗與體會而言,需共同努力抗拒同溫層的誘惑,擁抱或許困難,至少必須理解對流層的不同意見,這是在網路時代中,整個社會面臨到被持續撕裂、對立嚴重的情況下,得持續不懈改變,踏出腳步做中流砥柱。媒體的公信力失去不是一天的事,重建當然也不會是一蹴可幾的事,需要去重塑具有公共性的調查報導,以真摯、熱情的心去深入追蹤新聞,花時間、人力、資源,才能夠重新建立媒體的公信力。這沒有捷徑,不會有其他方式能夠達成。假新聞不會消失,但我們可以期待讓它失去影響力、不被相信,因此我提倡開放跟分享,並促進社會不同聲音的對話,要讓媒體與所有的人完全接軌,才能夠接合已經被嚴重撕裂的社會。
呂學錦。攝影:陳信翰
零碎化需獨立判斷 分辨真假
呂學錦:
有關網路對人類的影響,我最近看到一篇報導描述研究結果跟大家分享;我本來以爲一個人可以同時看幾個畫面、做幾件不同的事情,是一種很棒的能力,但看到實質研究後發現,同時看多個畫面,過程中其實是減少你的專注力,影響比想像中大。這個研究做了幾個不同層次的試驗,當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旁邊就是一個手機,或這個手機擺的遠遠的但你還是可以接觸的到,或根本在你的視線之外,這三種不同的情境,對於一個人的專注力,有不同影響的程度。經過這樣的實證研究,尤其對現下年輕人特別是網路原生族,網路上的資訊偏碎片化,他們已經習慣影片、懶人包都是三分鐘、一分鐘這樣的內容所描述,對於比較有深度的、影響比較長遠的文章接受度就降低,我覺得是影響很大的。包括談到假消息,我本來認爲假消息可以從純粹理論的角度來探討,任何東西的出現都是資訊,假的東西出現也是資訊,我認知上這種分辦消息真假,應是基於每個人自己的判斷能力,近來發現,許多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都在散佈不實的訊息,那這件事就絕不再那麼單純化,後面的語意、整個行爲表現,所牽涉到的層面範圍之廣,不是理論上可以去理解,那個影響層面更深遠。
累積知識背景 當完整閱讀人
詹正德:
抗拒假新聞,你首先要判讀真假,那你自己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知識累積當然也能從網路獲取,但是紙本書有時候能提供你更不同的東西。越紮實、基礎的知識,有時更需要的是紙本書的閱讀。我認爲網路跟紙本書之間,未必是競爭關係,現在感覺上有一點是眼球上的時間競爭,其實可以不用以競爭關係看待,他們兩者是並存的;單看你有什麼樣的需求,需要親近這些不同的媒介,書也是一種媒介。最後我要再強調,閱讀是一種抵抗,也是當你想要拒絕同溫層的時候的好方法,看書的這項行爲就已是一種拒絕、抵抗,當你沉浸書本中,閱讀會改變你整個人,接受不一樣可能是很微小薰陶修練,但一點一滴累積,會成爲一個全新的自己。
詹正德。攝影:陳信翰
溯古鑑今 培養人文底蘊
詹正德(作家、影評人、有河書店店主):
「還記得書本的氣味嗎?」
現下處於網路時代,但虛擬世界不可能把實體空間都消滅掉,所以我選擇在實體空間奮鬥。開書店是種突發奇想,當我一有這個想法時,實踐的第一步就是到香港,想爲臺灣開一間當時沒有,具備人文素養的書店。
壹角度書店,是一間在我開書店前就結束的店,影響我很大,它的標語很打動人,當我要開書店的時候,一直忘不掉店內寫着「我有我角度」這五個字。另外影響我的是香港的阿麥書房,一進店內看到「還記得書本的氣味嗎?」,某種程度喚起大家對紙本書鄉愁式的回憶,提醒大家:你多久沒有看過紙本書了?逛了港澳許多書店回來有了藍圖,我當時住在八里,想書店若開在都市裡容易覺得尋常,必要選個特別的地方。找到的店面就在淡水河邊,觀音山景有淡水河雲影,畫面非常美,臺灣當時沒有書店有這樣的風景。十一年來在書店外來去的一百多隻只河貓,每一隻貓出現我與詩人太太隱匿都拍照、命名、寫紀錄,夕陽晚霞加上河貓畫面都讓人難忘,當沒有人的時候,有貓在也是不錯。書店特色在外面景色,內部空間很小,我們在一片一片窗上寫玻璃詩,提醒來的顧客也留下詩篇,這裡不只是有自然美麗的淡水風景,也有足夠媲美的人文思潮。
獨立選書 風格展現
開店時我訂下四種書是店裡一定要有的,分別是:香港書、簡體書、政府出版品、獨立出版品。當時很多香港書檯灣買不到,我就想盡辦法跟香港的出版社、作者直接聯繫,即使到現在香港書已經很容易取得,還是有老顧客持續上門,變成經營上特有的模式。簡體書也一樣,淡水當時是沒有簡體書店的,我就想一定要進簡體書;簡體書數量龐雜,進完一批後下批很難再進,常跟客人說簡體書沒法提供預定,有些書甚至是此生在書架上僅見一次,選擇不買就一輩子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至於政府出版品,進書的成本比一般書還要高,一般小書店不會進。政府出版品裡面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出版,所以就算成本再貴我還是要進政府出版品,堅持我書店的讀者能夠看到好東西。最後是珍惜少有的獨立出版品,那就更難找到,很多詩集詩人自己印個兩百本、五百本甚至有的只印十本,所以我一定會幫忙寄賣,客人就會看到怎麼有這麼奇怪的東西?他不一定喜歡也不一定買,可是能讓人熟習臺灣其實有非常多小衆的、個人的獨立出版,是臺灣創作的生命力最草根的東西。
除了上面這四種以外,還有一種是別的書店更難有的,是有河獨立出版的,我們自己寫的影評集跟詩集,我們自己寫、編輯、設計、送印、出版、發行,十一年下來出了九本書,每一本印量至少一千本以上,對養活一個書店算是不錯的銷售量。書店撐了十一年,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模模糊糊的想法,而後這些想法慢慢實踐出來,包括讓店裡選書有特色,讓大家覺得你這個書店裡的書別的書店買不到,這就是我所想表達的文化與個性。
施振榮。攝影:陳信翰
建立人文素養永不嫌晚
施振榮:
培養人文素養很重要,且永遠不嫌晚。我以自己爲例,我在學生時代完全沒有文學素養,也不太看文學藝術方面的書,但是現在讀的書比學生時代多很多,有疑問就找Google問,因爲你有需求,就有求知的慾望;科技是工具,我們應該以人爲本,以生活與需求的角度出發去培養能力。我認爲若要做個有用的人,就必須瞭解人文,慢慢驅動自己去深入體會,我常常講說自己的左腦(理性面)應該是研究所以上的程度,而關於藝文的右腦(感性面),從二零零四年退休後到現在,經過十六年的學習,已經從幼稚園升級到國中,相信還有再更上一層的機會。我給下一代的建議,培養人文素養與能力的關鍵,還是要靠自己從興趣、需求的角度,讓自己多接觸,多接觸以後就發現沒有想像那麼枯燥或困難,這是我自己的親身體驗。
閱讀的重要性 思考能力的培養
呂學錦:
人文素養我認爲是需要培養的,這個部份建議應在高中、大學階段,利用通識教育去培養;人文代表意涵是每個人都有其本質,身心靈的修煉也是非常重要,我提到賈伯斯,就是因爲他跟一般的創業家不同,他進行禪修來內化自我內心,禪修成爲區分他與平常人不一樣很重要的元素
我也非常強調多閱讀世界名著的重要性,不論中華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應該大量接觸,對於陶冶性情,對發展一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很有幫助。有一個小故事我非常喜歡,「處在新世代的孫兒問祖父說爲什麼一直還在學習,祖父拿出裝煤炭的畚箕叫小朋友河邊打水,竹子畚箕提不上水,祖父叫他再打再提,幾次之後,祖父跟孫子說;現在你的畚箕跟第一次你拿到畚箕一樣不一樣?」閱讀的作用就如同拿畚箕打水,越打水心裡越沈靜,把心的雜念都洗掉了。「書讀多遍其義自現」我現在念一本書至少念七遍,多讀、多想、多學習。
提供舞臺 展現臺灣多元價值
呂學錦(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人工智能啓動 踏上中華文化肩膀
5G時代來臨,網路速度提供的越快,大家玩電動越來越沈迷,現在已經是變成是一個病,類似毒癮一樣,整個世代已經上癮,這對年輕人影響真是很大。我們得整個回到教育的視角看大環境,這個問題既大又廣,現在的教育體系是工業革命以來,形成分科分類的教育模式,已經過兩百年,走到知識智能化時代的今天,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是要做轉型升級,值得探討。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的出現,對於將來的就業機會該如何掌握,可能需要什麼樣的方針與環境來培養年輕人,讓他們在AI會取代一部分工作的未來中,保有創造力,能突破並共創價值。
雖是學理工背景出生,心懷不只科技尚知道文化,我的願景是將5G XR融合中華文化的豐富底蘊,迎向世界。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困頓,我以爲要從儒家思想及大勝佛法中尋求解答,仁義、忠恕、真誠、慈悲,這些價值是上位原則,爲何要忽略自身文化內涵?爲什麼不選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中華文化是一坐大山,我們要站在這山頂上去發揮,不需要南向去另找文化的根源,更千萬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小島。
現今社會應把東方文化思想,在科技文化發展中可扮演的角色定位,清楚地推動東方文化思想與社會公義、經濟發展交互融和,透過具有高度、寬度、深度、速度的全球化數位平臺,贊同施振榮先生,成就科技島與世界公民。網路虛擬世界是給我們全球化最沒有阻力的契機,需要好好把握住時代給予的機會;電裡乾坤無止盡,信心堅固皆可成。
展現文化特色 不缺人才只缺舞臺
施振榮:
我想臺灣「不缺人才,只缺舞臺」,只要有舞臺,有歷練的機會,一定會表現得很好;所以掌握資源或有影響力的人,肩負責任,要對臺灣未來的發展提供新舞臺。比如說童子賢,近年來他不斷捐款並參與許多藝文製作,這就是一個舞臺,有能力的年輕人就能做一些新創作;實質上科技也是一個新舞臺,做新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時機,現在最有價值的是體驗經濟,比如我現在做101的場域,就是希望提供給藝文與表演一個機會,不管是對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有興趣的人,都能夠在新的舞臺上激發創意,結合新科技體現沈浸式的藝術創作。
我在二零一一國藝會當董事長,當初是考慮兩個月才接受的決定,當時第二天報紙刊出這則消息後,舊友藝文界大老投書表示不歡迎商業界董事長參與文化;時間能解釋一切,現在大家都非常歡迎我,一方面是我帶着資源進入藝文界,爲大家打造一個能夠生生不息的新模式,另一方面是努力推動科技與文化的雙融,今年在101裡面有個5G、8K沈浸式的場域,標語就是科文雙融CTAmbi。從人文科技島開始,我持續實踐概念,偷偷摸摸、一步一步地做,才能超前部署。現在,我投入臺灣新年音樂會到今年已是第三年,一開始我就訂下一個願景,希望二十年後要跟西方的維也納音樂會齊名,就因爲東西方文化不同,所以纔有齊名的可能與壯志。此外,我認爲將classical music翻成古典是錯的,應該翻成「經典」,所以我目前在推動臺灣經典音樂,努力將臺灣的元素,也就是多元文化的從原住民、京劇、歌仔戲到流行歌曲,透過音樂、創作、演繹,讓臺灣音樂文化被全球世界的公民看見,知到東方的文明就是不一樣;成功的方法絕對不是學西方,而是吸收西方,我們要找出自己獨特的一條路來走,臺灣才能夠展現自身對國際社會真正的價值。
檢視政治高度 關懷民主進程
施振榮(餘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智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發揮王道精神 彰顯隱形價值
民主政治裡面的盲點就是重有形輕無形,因爲選票是要看有形的產出,對隱性價值嚴重忽略,但王道就是要共創價值,從每一個視角去理解,去創造一個共創價值的機制、利益相對平衡的機制,都是當領導人基本的要素與條件,要把無形、未來的隱性價值彰顯。
走出自我道路 堅拒光陰虛度
我在公視做了六年兩任的董事,現在要下臺下不了臺,因爲選不出新的董事,但是我可以說這六年,在新聞媒體方面學習很多,也儘量站在董事會講一些公道話,因爲公視有公視的使命,很明顯的臺灣公視在全世界所有的公共媒體裡面算是資源最少的,實際上這七年來做的也不錯。以滾雪球的模式慢慢推動,是我過去一直抱持的基本想法,對於比較前瞻性嘗試,策略定奪都是需要做得早、做得小,不能像政治人物一般,都希望做大或來不及才做;小規模做萬一失敗把它當學費,否則一旦規模大後若不成功,信心便會全數喪失,信心比錢財重要,這也是無形的重於有形的概念。對臺灣未來產業轉型,包括學術界轉型,比如陽明交通大學合併的例子,我是站在校友的立場關心這議題,關心臺灣有沒有機會爲這合校案,在世界上做出新的典範、機會,我現在就是後援會會長,替各方尋找資源。
對臺灣的未來產業發展,我的感覺政府是靠不住的,要完全靠自己,成功不靠政府,尤其在民主政治之後,是官不聊生,做什麼事情大家都有意見,所以我們產業界現在在做的事情都是先做,以後政府再來跟上;其實政府也很困難,不做感覺好像對不起老百姓,但要率先在前面做很多人會有意見,那我用自己的資源、時間做出有成績,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這是我的基本態度。面對未來既有心投入時間、精力,就不要浪費時間做虛工。
改革之路 廢墟中的餘光
何榮幸:
我覺得自己那種打死不退的樂觀主義的性格,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媒體環境也沒有那麼糟,但事實並非如此。報導者五年前成立的時候,我們的媒體改革只看到一點點亮光,我們現在這個亮光還是一點點,完全沒有擴大。我一點都不覺得當前媒體環境崩壞的程度,能夠因爲報導者的努力做多大的改變,我們沒有這種自我膨脹的心態,更不會覺得這種結構性的改革有那麼容易。但或許跟人格特質有關,我們比較是理想主義者、打死不退。
縱使環境不好,我們仍牢記作爲網路新媒體,在說故事上面需要與時俱進,所以除了傳統的深度報導,跟上潮流做Podcast節目,很受年輕世代歡迎,一度打敗了很多節目,成爲臺灣六千個Podcast節目排行榜中的第一名,過去很多人不知道報導者,但去健身、開車時藉由收聽Podcast,知道我們的存在;不忘自身責任,開啓社會對話,報導者年年舉辦攝影、調查報導工作訪,培育更多年輕人才參與媒體相關工作,去年底開始出版影響力報導,希望讓各界開放資源持續對話窗口,這就是我們希望走出同溫層、促進社會對話方式。
報導者現在有七千位捐款者,成立之初捐款者只有四位,心臟真的要夠強,七千人也要持續捐款,纔有辦法再走向下一個五年。總結;這場走了五年的媒體小革命,影響力、所能做的事情雖然還是有限,在商業媒體生存困難的情況下,報導者跳脫傳統邏輯,走出自己的道理,創造非營利網路調查媒體的模式。我們是臺灣民間社會自己長出來的公共媒體,路非常難走,但我認知不是因爲現在環境很好才進行改革、努力,是相信透過努力,環境有變好的可能。
追究政治責任 珍惜民主歷程
錢永祥:
其實大家對臺灣的狀況不要太悲觀,我們常常覺得今天的整個局面太過於撕裂,對意見不同的人沒有關心、壁壘分明。在最近美國選舉後到新任總統就職,美國官場現形記歷歷在眼前,社會的撕裂、彼此的不信任、幾千萬人可以被假新聞帶着走,情況比臺灣不知道要放大多少倍,嚴重多少倍。面對這種情況,反而能讓整體社會思考,該怎麼扭轉態勢。首先,很自然的我們會想到政治人物、政治力量。這些人物掌握了最多的權力與資源,同時動見觀瞻、能見度最高,音量最大;社會自然會希望政治人物、政治力量要帶領出新的局面、新氣象。
不幸的是,我認爲臺灣的政治領導人並沒有這種責任感。他們不是不知道問題所在,可是他們往往只想處理一些具體的現實需求,忽略抽象卻重要的社會氛圍與價值。比方最近關於疫情,臺灣的疫情相對國外是更爲單純的,就算髮生了像桃園醫院這樣的狀況,以一年多來的經驗,應該也有能力處理得好。但此時此刻社會上,因疫情引起的撕裂的程度、不信任感,從網路、電視上觀察,令人訝異又奇怪,因爲共同面對疫情本來應該讓社會更整合、更合作的,卻反而看不到合作的動力與契機。
比如楊志良先生的「開除說」,或許措辭並不夠妥當,他的要求與提醒有些直接、嚴厲,但出自善意,也沒有造成不良的影響,爲什麼要羣起攻之,總統甚至說這是少數人的不理性的聲音?總統不應該能在社會上分多數、少數,她應該永遠都是面所有人的總統。在這種小地方我會覺得必須對政治人物課以責任,卻也不能太寄予希望。
民主化經驗 社會集體資產
常常有外面的朋友特別是中國大陸的朋友討論,臺灣的民主化歷程有什麼好處與壞處。在我看來,民主化建立的制度本身當然很重要,但是我更喜歡把這四十年的民主化歷程,看成臺灣社會集體學習的歷程。這四十年來引起的衝突、爭執非常多,內部不同意見彼此撕裂與衝突沒有停過,大部分的人因此產生比較悲觀的看法,認爲這個民主化的歷程是負面的經驗,但我個人強調進步史觀;把這番經歷看成是集體學習的過程,臺灣這座島上的人民大量被捲入,學習到了身邊至少有一半的人,不論政治信念、國家認同、文化背景、身份認定都與你截然不同,這個學習經驗值得正視,值得珍惜。可惜的是,我們沒有把這個經驗好好傳承下來、好好地變成臺灣社會的共同資產,集體學習的過程沒有記錄與整理,導致的結果是今天的政治淪成敵我政治,相互對立、失去包容。
修復敵我政治 網路發揮貢獻
政治都是敵我的嗎?我認爲不是。政治畢竟不是戰爭;政治除了敵我關係之外,也是競爭的關係、合作的關係。我們其實可以參考過去幾十年的歷程,將種種社會互動的心得積累成臺灣的公共文化,從而對政治有更爲寬闊的想像。可惜的是,三、四十年的經驗並沒有受到重視,結果我們只認識敵我政治,坐視政治人物用敵我的政治角力糾纏社會。在我看來,如果要修補敵我政治,網路可以發揮一定的功能,方法就是把網路視爲集體學習的場域,隨着網路越來越普及,社會有開闊而方便的空間進行思考跟溝通。把集體學習的動力擴展到網路上,這是網路對這個社會的重大貢獻。
結語:
全球多黨政的國家,不論東西方,目前都面臨一樣的問題,可說是意識型態凌駕於事實真相,到達一種「後真相」時代的諷刺。社會亂象日益嚴重,往日的民主真諦,自由、平等與博愛,在實踐的過程中扭曲失序,但與其隨波逐流,或自怨自哀、交相指責,不如正面檢視故有文化、社會秩序與生活步調,集結衆人智慧、改革創新,開拓新一代的羣體承擔能量。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身爲知識份子的責任,應深刻了解世代面臨的困境,理解每個人有其生長背景、個性與不同價值觀,傾聽幷包容異己,換位思考尋得社會共同和解。科技文明發展至今,進步快速難以暫停,然人與人之間所能創造出的情感連結,應被珍視與保護,我們或許無法改變過去,卻能創造屬於彼此共同價值的未來。
(餘紀忠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