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管人生卡關4/不忍媽媽插鼻胃管 女兒努力做好4件事
據統計,臺灣每年累積50萬人因短期或長期的醫療需求,需要使用鼻胃管,但對於病人、家屬都是一種折磨。(示意圖,非個案本人)。本報資料照片
「媽媽被插上了鼻胃管後,爲避免媽媽自拔,雙手須加以約束,看了真的很心痛。」40多歲陳小姐,她的媽媽已70多歲,約10年前,媽媽經診斷患有額顳葉型失智症,今年七月底,媽媽因反覆發燒,到院就醫確診感染肝膿瘍,經抗生素治療沒有效果,採手術引流治療,但術後疼痛,讓媽媽食慾降低不願吃東西,「有次發現上午喂的早餐,晚上還在嘴裡」,隨後引發吸入性肺炎,八月中旬住進加護病房被插上鼻胃管。
陳媽媽被插上鼻胃管後,很不舒服,時常自行拔管,曾一天自拔二次,更有一週內連續自拔四天,緊急送至醫院急診,護理師建議把媽媽雙手戴上兵乓手套約束帶。陳小姐說,「看到媽媽被插管、被約束如此痛苦,真的很心痛」;主治醫師也對她說,陳媽媽年紀大又有失智症,現在連吃東西都被剝奪,「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最後決定一定要幫媽媽移除鼻胃管。
「接下來,我們做子女的就是努力。」陳小姐指出,媽媽出院返家後,仍留置了鼻胃管,今年9月底開始,經護理師、語言治療師教導,第一、每天早晚各一次,幫媽媽按摩臉頰、嘴巴、口內、頸部等處肌肉,以恢復咀嚼、吞嚥所需的肌力;第二、進食前須用檸檬汁刺激喉頭,喚醒吞嚥功能;第三、食物先以較稀的稀飯或果肉軟的木瓜,一點一點餵食,後來她爲促進媽媽食慾,煮稀飯還拌入雞湯塊、肉汁增加口味。
但復健至第二個月時進展緩慢,媽媽吃下的食物,常常還是含在嘴裡不吞下去,護理師告知,媽媽可能無法脫離鼻胃管。陳小姐說,「我當時的心情十分難過、沮喪」,但唯一能做的是堅持下去,並開始進修語言治療相關書籍,並上網找資料、看影片。語言治療師也教導第四件事,重要的是,因媽媽喜歡吃甜甜的果凍,可以當作是獎勵,只要把飯吞下去,就可以吃一小口果凍,讓媽媽習慣吞嚥。
陳小姐開心說,經近三個月努力,皇天不負苦心人,媽媽現在可自行吃飯。她陪媽媽吃飯也發現,媽媽患額顳葉型失智症,做事不能分心,原先都是邊吃飯邊看電視,現在已不再看,母女兩人坐在餐桌,一起乖乖吃飯。且吃飯時也要讓媽媽自己吃,不要別人喂,媽媽從原先兩手各拿一支湯匙,用一支湯匙挖飯到另一支湯匙吃,現在一隻手可以改拿筷子搭配湯匙,以往吃飯需近一小時,現在約半個多小時就能吃完。
陳小姐回想,當初媽媽返家後,依媽媽體重一天需1500卡熱量,要喂六瓶管灌牛奶,從上午六時至晚上九時,每三小時一瓶,當時爲了照顧媽媽必須留職停薪,且擔心媽媽心裡不舒服,不好意思在媽媽面前吃東西,她吃東西都躲進廚房,並只吃麪包、餅乾,爲的是不讓媽媽不開心,現在可以和媽媽一起吃飯,感覺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陳小姐說,媽媽現在喜歡吃可以咀嚼的食物,如干飯,或剪碎的青菜、肉類,媽媽都吃的很開心,「結果是好的,一切都是好的」。陳小姐現在白天也恢復上班,並聘請一名外籍看護幫忙,但不管是幫媽媽準備飯菜、洗澡,她還是親力親爲,「因爲很擔心,媽媽有一天把我忘了,該怎麼辦?」陳小姐與媽媽的感情之深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