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智:尋找遠古的“情人”丨逝者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古人類學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原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榮譽講席教授吳新智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2月4日19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在此,我們特節選2013年《中國科學報》 採訪文章,以紀念吳新智院士。
拉開白布簾,裡面居然整整齊齊擺了20多個骷髏,這些在別人眼裡的不祥之物,在吳先生看來,卻如情人眼裡的西施。
2012年冬日的一天,在位於古城西安南郊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老校區學術大禮堂,年屆84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新智正在給1700多名師生作“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報告。他人生中的幾件小事,讓聆聽者頗有啓迪。
71歲開始學DNA
吳新智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他的辦公室看上去有些恐怖:桌上放着一個上世紀20年代協和醫院留下的頭蓋骨,拉開後面的白布簾,裡面居然整整齊齊擺了20多個骷髏。這些在別人眼裡的不祥之物,在吳先生看來,卻如情人眼裡的西施。吳先生所在研究室的主要任務就是尋找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和他們的遺物,以驗證人類的起源。
關於中國人的人種起源,此前基本被全世界認同的說法是,中國人的老祖宗是陝西藍田猿人和北京猿人。但1987年,美國科學家從不同人種的148種胎盤中提取DNA研究,從而提出了“ 夏娃學說”:所有的現代人都有一個共同祖先——20萬年前的一位非洲婦女,她的後代在13萬年前走出非洲,擴散到各大洲取代了當地居民。按照這種學說,那麼中國大約6萬年前的古人類全部滅絕,而今天的中國人則全部是那位非洲婦女的後代。
當時“夏娃學說”在歐美國家十分盛行,但吳新智卻不這麼看。他認爲人類的進化在世界各地區是多樣性的,他在1998年提出進化的新模式——連續進化並附帶雜交。中國古人類的發展猶如河網一樣縱橫交錯前進,而不是呈直線形孤軍奮戰。也就是說,至少在100多萬年甚至170萬年中代代相傳一直活躍在這片熱土上,從未被外來的移民打斷一脈相承的傳統。
“我跟外國同行提出,中國現代人的祖先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中國猿人的後代,另一部分是才從非洲過來的,現在這種假設還在爭論之中。”
爲了證明自己的說法,1999年,71歲的吳新智卻開始從頭學習生物學知識,尤其是DNA有關人類進化的知識。許多人對此不解,吳新智卻說:“我是爲搞清我們中國人是從哪來而學的。”
最終吳新智藉由對DNA的研究,通過實驗和科學的推理論證,找到了能佐證自己學說的證據,轟動了世界。
以讀書救國爲己任
時代在吳新智那一代人身上留下了共同的烙印。1927年,吳新智出生在安徽合肥。抗日戰爭時期,爲了躲避戰亂一家人搬到了四川樂山腳下。國之不存,家之焉附?1939年日本飛機轟炸樂山,把他家裡炸塌了,所幸家人無恙。
12歲的吳新智開始了在鄉野村間的生活。他還記得,上學的時候經過小路必須穿草鞋或膠鞋,穿布鞋則很容易磨破。自幼家貧的吳新智買不起膠鞋,布鞋也沒幾雙。在寒冬臘月裡,他也必須穿草鞋走路,只有快到學校才能換上布鞋。
後來每每回憶起那段歲月,他總是感慨:國家落後,百姓就會受別人欺負,作爲中國人,必須發憤圖強,以讀書救國爲己任。
1946年,吳新智考上了上海醫學院,1956年又成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古人類學。
節選自《中國科學報》2013年1月4日第7版 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