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峰會10年之變:沒有C位,BAT們搶着當「配角」
出品 / 新浪科技(ID:techsina)
作者 / 張俊、周文猛
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今年,它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10週年。
回顧10年前的烏鎮,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關鍵詞多圍繞“移動互聯網”。
10年後再看烏鎮,中國互聯網正從一個新的起點重新“展開”——當下大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成爲衆人所提及的關鍵詞。
本屆烏鎮峰會,互聯網元老和新貴們都說了啥?他們闡述了哪些新趨勢?
「現在BAT都甘當配角」
今年也是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第十年參加烏鎮峰會,可以說是一屆不落。
談及這十年來的變化,他總結得十分透徹。
“十年前大家談的是消費互聯網,是流量、用戶數。現在談的則是參與國家戰略,是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各行各業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轉型;十年前的熱點是商業模式,用戶體驗,點擊率;而現在產業互聯網談的是硬核科技,大模型,自動駕駛,大會頒發的獎項也是越來越偏向技術,向技術進步走”。
更重要的是,他指出,十年前互聯網公司們都意氣風發,認爲自己是主角;而現在BAT都甘當配角,爲產業服務,進入ToB、ToG領域,就是要轉變思維。
“以前互聯網是新興產業,現在是成熟產業,競爭壁壘會更高。而產業數字化是一個新的藍海。上雲,大模型,物聯網,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互聯網企業要甘當配角,做好服務”。
正如周鴻禕所言,此次參會的企業家們談論的重點幾乎都轉向了硬核科技。
就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不久的吳泳銘首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他在全體會議上發言表示,AI時代,阿里巴巴要成爲一家服務全社會AI創新的、開放的科技平臺企業。這是國內互聯網行業首次明確提出“科技平臺企業”的定位和方向。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演講中也重點提及了人工智能。他預測,明年開始將會出現豐富多彩的支持個人大模型的智能終端,包括電腦、手機、平板、工作站,甚至汽車上,都會有個人的人工智能雙胞胎,讓人工智能變得觸手可及,大幅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
不過,也有企業家持有不同的觀點。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指出,互聯網的發展和變化是一個連續發生的過程,雖然說風口也很重要,比如生成式AI,它需要在多年以後才能展示出來的效果。在他看來,互聯網延續發展的過程中,最爲核心的還是在於資訊傳播、社交以及資訊分發和社交等,這是互聯網的本質,這是還在進行中的事情。比如,從早期PC時代的文字和圖片,到現在手機時代的圖文、短視頻以及直播等。
“如果你資金實力並不大,現金流也不是很好,想要把資金都投到大模型方面,想要抓住AIGC的機會,把資金全部投入進去,那麼這個可能有點危險。”張朝陽表示。
人均大模型時代來臨?
在2023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多家頭部科技企業相繼參展。各家展臺上,“AI”和“大模型”作爲今年最熱的科技名詞,同樣成爲本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的主角。
展會現場,阿里巴巴通義千問、華爲盤古大模型、騰訊混元大模型以及螞蟻集團百靈大模型等代表性大模型,均被放在了最爲顯眼的位置,優先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集團也首次對外展示了螞蟻大模型全棧技術佈局線路圖。
“螞蟻大模型走純自研的技術路線,以全棧佈局、長線發展爲原則。此前過於強調應用層的能力,卻忽視了對於底層技術的介紹,如今也正準備將這些技術介紹出來。”有現場人員對新浪科技表示。
中國聯通展臺上,由中國聯通服裝製造軍團帶來的一款“紡織服裝大模型”,也成了“顯眼包”。基於計算機視覺大模型技術能力,該模型能爲紡織企業提供的合規智檢、面料智檢以及智能AIGC等支持,提升工廠運行效率。此外,一句需求生成一張圖的“海報設計機器人”,動動嘴巴就能寫程序的“對話式編程機器人”,以及立體生動的AI數字人等C端運用,也在不斷出現。
對於日漸火熱的大模型,周鴻禕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也談及了看法。在他看來,衆多大模型面臨的安全問題,“所有的數字化技術都有漏洞,都會被攻擊,大模型也不能免俗”。“未來每個行業、每個人都離不開大模型。要解決安全問題,就要研發和訓練大模型,才知道怎麼解決它的安全問題。”
短期來看,AI、大模型等技術所帶來的顛覆性商業變革難以快速顯現,但隨着技術的快速迭代發展和落地速度不斷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前沿應用將加速走進生活,成爲普通人觸手可及的工具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