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死我了,國產劇把張若昀爆改成了張雪峰?
張若昀在新劇《鳴龍少年》(下稱《鳴龍》)裡跟學生講選科的片段,真的特別容易讓我跳戲。
學生(倔強臉):我不學物理。
張若昀(哈士奇發怒):你必須學物理。
別人指責他不考慮學生的意願,他直接懟回去:“你還沒有發現什麼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願不願意,在這個成人世界裡毫無意義嗎?”
咱們這是在看劇,還是不小心點開了考研名師張雪峰的直播間?
我之前期待《鳴龍》很久了,因爲它改編自日劇《龍櫻》,只要是對日劇有關注的人一定聽說過這部中二又熱血的神劇。
怎麼來到內娛,男主一下子就成了愛潑涼水的“張雪峰”?
《鳴龍》的主線其實跟《龍櫻》是完全一樣的,張若昀演的雷鳴是位非常規的名師,要用高三一年的時間帶領幾位“學渣”實現逆襲,考上名校青北。
但說真的,在第一次看到這個簡介時,我下意識地翻了個白眼。如果十幾年前聽到類似的故事,我或許還會相信,但現在麼……
我們都知道考試成績早已不是那麼簡單的東西。
是,它確實跟學生的天賦和努力有關。
但同時它也跟每個人能夠接觸到資源有關、跟父母能給孩子提供的支持有關、跟每個人學習的環境有關……
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是因爲“寒門”不夠努力或者不夠有天賦麼?
還是因爲社會上有越來越多付出努力或身負天賦都無法跨越的鴻溝?
我們普通人,在新聞裡、生活中經常被提醒這件事。
“殺死”熱血的,也許正是時代本身。
事實上,哪怕是日本自己過了十幾年續拍的《龍櫻2》,都少了很多最初的中二熱血感,沒有人能獨立於環境的影響。
真的點開《鳴龍》之後,就像我開頭提到的那個片段一樣,你會發現它並沒有迴避現實。
雷鳴找來5位“學渣”組成自己的突擊名校實驗11班,每個沒法兒好好學習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無法全力支持他們的家庭。
那個被男主“勒令”要選物理的男孩叫李燃。
他小時候父親就因爲在工廠操作失誤去世,家裡甚至沒拿到賠償,只有微薄的撫卹金,很快母親也選擇離開,從此他就跟奶奶相依爲命。
他其實非常聰明,之前學校有進步學生的獎學金,他就能每次都精準進步100名,然後再退回去,下次繼續進步100名,甚至還考過物理單科的全年級第一。
別人在考試,而李燃在控分賺錢。
班上還有個妹子叫程雨杉,長相漂亮,性格冷淡。
原來6歲時母親就帶着她改嫁,後來母親和繼父生了一個弟弟,她成了家裡最多餘的那個人。
哪怕在房間發現了繼父偷偷安裝的攝像頭,她都會擔心母親難做,而選擇忍氣吞聲。
她有很高的數學天分,卻不願意認真學習,因爲她認爲學習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倒不如找個大城市的男友帶自己離開當下這個環境。
11班另外三個孩子也是各有各的難處。
有寄人籬下養成討好型人格的妹子,有母親控制慾過強的重讀生,還有因爲父母的衝突而選擇作弊來維持家庭和平的男孩。
他們的好和不好,都跟家庭環境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5個學生的困境或許比較極端,但並不懸浮,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無數人的影子。
學校從來都只是社會的一部分而已。
這羣學生考上名校的概率有多低呢?
想跟雷鳴合作炒噱頭的補習機構用大數據AI算過了,概率是十萬分之九,判定他們是一羣奇蹟不會光臨的人。
但總有人要去挑戰一下不可能。
雷鳴一開始搞11班的理由是自私的。
他一方面想利用11班去跟補習機構談合作,增加自己創業的砝碼,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父親作爲享譽全市的優秀教師,從小卻忽視、打壓雷鳴,他想用自己的方法帶出學生,證明給父親看。
可隨着跟這羣學生相處,在他意識到之前,他就已經開始真正相信這羣學生了。
我看這部劇的時候經常感慨,雷老師是真的想讓我好好學習啊。
劇中講到的很多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都是真實有效的,比如怎麼建立正確的獎勵機制把學習變成遊戲,還比如運用樹狀圖輔助記憶,用手指移動提高閱讀效率……
不過雷鳴真正想教給學生們的,不僅僅是做對一道題、一張卷子的技巧,更是願意全力以赴的決心,讓他們打從心裡相信自己真的有機會去搏出個未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救人不如教會別人自救。
李燃最初拒絕雷鳴時說:“高考對我來說根本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最重要的考試,在我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
雷鳴對他伸出手:“你出生那次考試是輸了,但不是你的錯,你可以把高考當成一次補考,我不會讓你輸的。”
其實啊,人生的重要考試,又何止投胎和高考兩次呢?
找工作可以是重要的“補考”,跳槽可以是重要的“補考”,考公可以是重要的“補考”,考研也可以是重要的“補考”,甚至婚姻、育兒對一些人來說,也可能是一種“補考”。
當然,有些“補考”的實操性和可靠性比別的強。
比如雷鳴勸程雨杉與其等一個男人來帶自己脫離原生家庭的泥沼,不如靠學習把逃離家庭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一張名校的畢業證,肯定比大部分結婚證能帶你去到更遠的地方。
我越看越覺得,《鳴龍》看似是在講“學渣花一年逆襲考上名校”的故事,內核其實不外乎三個字——
別認命。
我知道這種話現在聽起來有點過時了,大家都想要躺平,我也是一樣的。
但我們也要承認一件事,就是真正能放下慾望放過自己的,其實也是少數,大部分人總還是想要再掙扎一下的。
現在更符合大家體質的“不認命”,不是曾經那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二熱血,而是一種更沉重也更有韌勁兒的頑強。
知道世事艱難,也確實時刻想要躺平,但偶爾深夜躺在牀上,總還是會暢想一下未來,想要爲一些東西去爭一爭。
雖然不認命不一定會贏,但一旦認命,很可能連搏一把的機會都沒有了。
AI和大數據可以算出學生們考大學的概率,卻算不出每個人的生命力,更算不出他們哪怕上不了名校,這一年的全力以赴依然是他們寶貴的財富。
總有人說自己的熱血被現實澆涼了,可只要你還活着,血就是熱的,就是有機會再燃起來的。
人生中總有各種不一樣的“考試”,只是大部分時候我們很難提前知道哪場考試最重要。
每個人都會有考得好和考砸的時候,但任何一場的分數,都不會比下一次依然願意奔赴考場的精神更珍貴。
在2023年的末尾,我祝大家下一次碰上考試,能答得比從前更好。
(圖片來自網絡,《鳴龍少年》截圖來自優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