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川普?
(圖/美聯社)
川普真的玩完了。一個拒絕承認敗選並煽動羣衆的總統,已經嚴重挑戰了美國民主的底線。他4年後也別想了,他的同黨同志紛紛棄他而去,他不可能東山再起。川普將走下歷史舞臺,「川普主義」也可能暫時偃旗息鼓,可是未來會不會再出現一個川普呢?
當川普支持者衝入國會大廈,媒體與政治人物便以「暴民」稱之。共和、民主兩黨政治人物不分黨派同聲譴責,表示這是美國民主最黑暗的一天,這是美國民主的恥辱。即使是和其他11名共和黨參議員組成反拜登聯盟的德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也發現苗頭不對,立刻見風轉舵,發表聲明譴責國會大廈的襲擊事件是一種卑鄙的恐怖主義行徑。
這些共和黨政客在川普風光得意時,可是爭先恐後地依附在川普身邊,分享他的光芒。當世界許多評論認爲這些政治人物對民主的堅持有高度的共識,挽救了美國的民主,給予他們高度讚揚時,殊不知對於美國一些底層民衆看來,這不過是兩黨建制派菁英的回朝,深層的國家復辟。
美國雖然有兩黨制度,但是同質性極高的菁英階層、僵化的階級流動,讓國家的資源與利益只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社會底層的利益與需求往往被嚴重忽視,這種情形隨着新自由主義經濟與全球化的發展,更加惡化。
對財富、權力分配極度不公不均的不滿,經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終於引燃火苗。歐巴馬總統爲了拯救金融危機,將大筆資金投入到所謂「大到不能倒」的大企業,引起民衆強烈不滿。於是有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但最後以被警察鎮壓收場。這場運動雖然被鎮壓,但是貧富不均的社會結構沒有改變,只是不滿的情緒被引導和扭曲。
民主、共和兩黨爲了維持自身的階級利益,將社會的不滿轉向身分政治或認同政治。民主黨大玩族裔、性別等身分政治,也激起白人焦慮和宗教勢力的反撲,這就是川普崛起的背景。兩黨都不願意認真對待社會底層的需求。川普將貧窮問題外部化,歸罪中國大陸、國際組織、傳統盟邦,民主黨也不願正視川普支持者的失落感、危機感。
美國小說《麥田捕手》中,主角的老師告訴他:「孩子,人生是場比賽,你得遵守比賽規則。」但主角心想:「如果你參加的一方,裡面一個行的都沒有,還談什麼比賽?什麼也不是!」任何政治都是一場比賽,但是讓輸家永遠絕望的比賽,就不是一場比賽,最後不是退出,就是翻桌。
川普絕對不是美國曆史上一個意外的插曲,如果不解決美國社會根本的結構性問題,今天雖然保住了民主制度,難保不會再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川普,再來大鬧天宮,擾個天翻地覆。(作者爲退休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