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背景下涉農傳播人才培養探索

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特別是媒介形態和傳播方式發展趨勢,在原有新聞學和廣告學專業基礎上建成傳播學專業。傳播學專業目前擁有3門國家一流課程、4門省級一流課程,具有良好的人才培養基礎。近年來,人文與傳媒學院傳播學專業以鄉村振興爲牽引,在涉農傳播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成效顯著。

着眼國家戰略需求是新時代黨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要求。鄉村振興是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戰略,關係國家未來發展。從現實需求來看,鄉村振興離不開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涉農傳播人才隊伍,而培養這樣一支能夠服務鄉村振興的人才隊伍,正是高校新聞傳播類專業的職責和使命。

近年來,人文與傳媒學院傳播學專業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深化人才培養改革,合理設置涉農傳播課程,開發涉農傳播虛擬仿真實驗系統,走進鄉村開展田野教育,建設涉農傳播師資隊伍,建立有效的激勵和評價機制,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成效。

一、按照“鄉村振興需求與社會一般需求”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培養目標

人文與傳媒學院傳播學專業以前主要面向傳媒和文化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培養新聞宣傳、策略傳播、影像傳播等領域的高素質複合型通用性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按照社會一般需求確定的。鄉村振興對新聞傳播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三農”信息傳播和助農傳播兩個方面,這種需求屬於社會需求的特殊方面。在綜合性大學的傳播學專業培養涉農傳播人才,需要處理好社會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的關係,這兩種需求關係表現在培養目標上就是要正確處理人才的通用性和專長問題。遵循這一思路,傳播學專業將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爲面向傳媒和文化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培養高素質複合型通用性並具有一定涉農傳播能力的新聞傳播人才。

二、構建“專業一般課程與專門課程”相結合的涉農傳播課程體系

合理完備的課程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傳播學專業爲培養通用性且具有一定涉農傳播能力的新聞傳播人才,在課程體系構建上進行了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是建強一批新聞傳播類專業通用課程,並將涉農傳播教育融入其中。傳播學專業“好玩的廣告學”“廣告學概論”“消費者行爲學”三門課程先後入選國家一流課程,“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專題講座”“新媒體廣告虛擬仿真投放實驗”三門課程先後入選省級一流課程,“文化產業概論”入選校級一流在線課程、“專創融合”特色示範課程、課程思政一流課程,爲涉農傳播教育提供了較爲堅實的支撐。二是加快建設涉農傳播專門課程。傳播學專業“涉農報道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獲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人才培養項目立項,這門實驗課程以較低成本爲身處城市的學子提供了涉農報道訓練機會,學生先後完成了200多篇習作。此外,傳播學專業正在建設的涉農傳播專門課程還有“鄉村文化策劃與推廣”“涉農報道”等。

三、通過“固定基地實踐與行走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田野教育

田野教育是培養涉農傳播人才至關重要的環節。傳播學專業以兩種方式對學生開展田野教育。一是組織學生到鄉村基地實踐。傳播學專業與抖音寧波基地合作實施助農項目,讓學生在“跳動的直播數據”中體會鄉村經濟的生機;在寧波尚田村設立實踐教學基地,聘請農創客做學生的創業導師,以項目制吸引學生投身鄉村產業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業積極性;與餘姚市樑弄鎮“浙東紅村”——橫坎頭村共建教學實踐基地,在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員項目“餘姚市樑弄鎮橫坎頭村‘浙東紅村’紅色文化品牌2.0建設”的支持下,結合課程建設、暑期社會實踐、“雙創”項目孵化等帶領學生駐村調研,圍繞村鎮需求陸續展開10多個實踐項目,通過拍攝短視頻、設計村鎮自有品牌的視覺識別系統和文創周邊以及打造IP形象等方式,將紅色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二是帶領學生以行走的方式在鄉村開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象牙塔,圍繞鄉村發展中的真問題開展實踐訓練,在“真題真做”中體會反哺鄉村、攻堅克難的快樂。教師帶領學生先後深入寧波市鳴鶴古鎮、力洋鎮、胡陳鄉,紹興市泉崗村,金華市渡瀆村,溫州市馬站鎮等地,以小組的方式完成鄉村振興創意項目和科研項目,用創意點亮鄉村,用專業賦能鄉村振興。

四、採用“科學研究與實踐鍛鍊”相結合的方式建設涉農傳播師資隊伍

建設一支既具備新聞傳播學專業知識又懂“三農”問題的師資隊伍是培養涉農傳播人才的關鍵,傳播學專業採用兩種方式培育涉農傳播師資隊伍。一是以開展鄉村研究和鄉村傳播研究的方式提高教師對“三農”問題的認識。近年來,傳播學專業教師在鄉村研究和鄉村傳播研究領域,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課題兩項,出版專著兩部,發表CSSCI期刊論文10餘篇,爲從事涉農傳播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二是通過實踐鍛鍊的方式提高教師對“三農”問題的認識。傳播學專業一名教師經過組織推薦、上級遴選成爲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員,在文化實踐中近距離感知鄉村所需,助推鄉村振興。此外,傳播學專業教師還走進鄉村成爲尚田鄉創聯盟智囊顧問團成員,爲青年農創客策劃主題培訓,爲鄉村農產品和文旅項目的品牌打造和推廣傳播提供智力支持,在服務鄉村中認識鄉村。

五、建立“項目驅動與學科競賽驅動”相結合的教與學激勵評價機制

傳播學專業在涉農傳播實踐教學過程中發現,項目和學科競賽是激勵教師和學生的有效途徑。項目和學科競賽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學生的項目和學科競賽中起指導作用,完成項目、在學科競賽中獲獎能夠激發學生和教師涉農傳播實踐的積極性。此外,項目是否通過結題驗收,學科競賽是否獲獎、獲得什麼等級的獎項,都具有可比性及較爲客觀的標準,因而項目和學科競賽又爲建立有效的涉農傳播實踐教學評價機制提供了可能。在項目和學科競賽的驅動下,傳播學專業教師指導學生先後完成了國家、省級項目各3項,在以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爲代表的學科競賽中獲得30多個獎項。

(李樂 邵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