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發展經驗 振興鄉村經濟(國際視點)
西班牙中部小鎮錫古恩薩的馬約爾廣場一景。 本報記者 姜 波攝
核心閱讀
當前,不少國家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鄉村發展經驗,取得一定成效。吸引更多年輕人到鄉村創業定居,因地施策培育鄉村特色產業,是一些國家發展振興農村經濟、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的重要途徑。
利用農村現有資源激活內生動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通過教育培訓爲農村吸引更多人才,並激發農民的主動性、創造性;尊重各地自主性,積極出臺創新舉措推動農村可持續發展……在實踐過程中,許多國家的農村地區因地制宜、因勢而動,努力創新發展模式,破解農村發展難題。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
從馬德里出發,乘坐一趟“中世紀鐵路之旅”列車,一邊觀看中世紀表演,一邊品嚐特色點心,遊客便抵達位於西班牙中部卡斯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的小鎮錫古恩薩。這裡下轄28個各具特色的村落,城堡、哥特式教堂、傳統民居等大量歷史文化遺蹟得到完好保護。遊客可在古堡酒店下榻,也可體驗農家旅社,各式風味的餐廳更爲旅行添彩。當地風景秀麗,自然公園受到徒步愛好者青睞。若能趕上一年一度的“中世紀文化節”,則另有一番趣味。
鎮長瑪麗亞・赫蘇斯・梅麗諾介紹,錫古恩薩常住居民不足5000人,是西班牙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之一,一度面臨嚴重的人口流失、經濟乏力等問題。爲重振經濟社會活力,當地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與鐵路公司、文化機構等合作,開發出以文化、美食和生態遊爲代表的旅遊產品。如今,旅遊業已成爲當地一大支柱產業,年接待超過11.5萬名遊客,很多年輕人回鄉工作、定居。
錫古恩薩的很多餐廳由返鄉年輕人經營,在餐廳環境和菜品創新方面加大了投入。2017年以來,兩家本地餐廳入選米其林星級餐廳,不僅提升了當地餐飲業整體水平,還成爲美食集聚的“磁鐵”,吸引了更多餐飲從業者前來。餐廳強調選用本地食材,帶動了本地有機小麥等產業的發展。
據數據統計網站斯塔蒂斯塔的報告,疫情前西班牙鄉村遊客年接待量達440萬人次,鄉村遊在西班牙農村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多農村地區在政府主導下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展現鄉村風俗風貌,同時推陳出新,打造親近自然的精細化項目,如徒步、攀巖、滑雪、水療等。不少鄉村地區成爲休閒度假的好去處,促進了人口增長和經濟繁榮。
疫情防控期間,居家辦公越來越普遍,更多人選擇暫居或定居鄉村,親近鄉土和自然,農村發展也迎來了新機遇。一些鄉村因勢而動,創新發展模式。以錫古恩薩爲例,市政府與當地大學合作,設立共享辦公中心,對創業活動予以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希望吸引更多人前來定居,爲當地振興發展注入動力。
注重教育,培養新型農民
法國東南部城市芒通每年都會舉辦檸檬節,50多萬人彙集到這個海邊小鎮,享受檸檬和柑橘的香甜和歡樂。芒通出產的檸檬香氣濃郁、酸度適中,在市場上頗受歡迎,被列爲歐洲“受保護地理標誌”產品。近年來,芒通市與法國國家農藝研究所合作,開發和提供相關技術培訓,鼓勵擴大檸檬和柑橘種植,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迴歸“田園生活”。
阿德里安・甘納克便是其中一員。大學畢業後,阿德里安回到家鄉和父親一起經營檸檬果園。通過參加當地政府和檸檬促進發展協會提供的農業知識培訓課程,阿德里安系統學習檸檬種植技術課程,獲得了“農業技師”證書,和父親一起將果園經營得有聲有色。
法國重視對農民的職業教育。從中等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到高等農業教育,再到農民職業培訓,法國建立起覆蓋農民職業生涯各階段的教育體系,並提供完整的農業職業准入和教育評價機制,培養了農業工人(持有農業從業資格證書)、農業技師、農業工程師、碩士科研人員、農業博士等不同層次的專業人士。農民也可通過培訓和考試取得文憑晉升,並據此享受國家補貼和優惠政策。2020年,法國農業部投入13億歐元用於農業教育,佔總預算的27%。
依靠這一教育體系,法國爲農業相關行業輸送了大量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爲鄉村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根據法國農業部發布的《2020年農業教育報告》,2019年法國共發放了包括農業工人、農業技師等在內的8萬份證書。在法國鄉村地區,技術型農民活躍在食品、畜牧、園藝等多個行業,爲法國現代化農業發展增光添彩。
現在,阿德里安正在學習線上銷售和物流儲存相關課程,準備和村裡的小夥伴一起開發線上銷售平臺。他說:“我的目標是2022年將果園檸檬樹增加到1000棵,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儘快拿到‘農業工程師’資格證書。”
創新發展,推廣地域特色
爲激發地方經濟活力、解決人口流失問題,日本政府提出“地方創生戰略”,鼓勵激發地方發展的內生動力,振興小城鎮和鄉村經濟。
在這一政策下,日本各地採取了多種嘗試――開辦或搬遷企業,創造就業機會;加快鄉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生活服務功能;改善育兒環境,滿足年輕一代的結婚生子需求;促進地方城鎮、鄉村之間攜手合作等。長野縣立大學教授田村秀茂指出:“一些地方政府致力於培育充分利用該地區固有資源的產業,取得了成果。”
西粟倉村是日本岡山縣東北部的一個小山村,森林覆蓋率達95%,其中85%爲人工林。當地盛產的檜木輕便耐用,製作成品後散發天然光澤。面對人口日益稀少的危機,西粟倉村注重可持續發展,採取科學的減量開採方式,以間伐替代大片採伐,減小林木密度、促進樹木生長,並對鄉村河流開展治理。該村還制定了將能源自給率提升到100%的目標,村內的3個公共溫泉全部改用柴薪鍋爐,以碎木材加熱溫泉水,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這樣的環保理念獲得肯定,成爲外地居民移居到此的重要吸引力。隨着溫泉、手工作坊等旅遊項目的成熟,越來越多遊客也慕名而來。
2014年,西粟倉村抓住都市消費者追求個人手工製作的潮流,如裝潢板材、木質傢俱、玩具、雜貨等,誕生了一批木材加工企業,許多年輕人紛紛到此創業。2015年起,西粟倉村創辦“本地風險投資企業”項目,目前已孵化45家企業,創造220個新工作崗位,事業規模達到約21億日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
岡山大學特任教授中村良平認爲,西粟倉村通過發展特色經濟、推廣地域特色吸引外地人才移居,提供了很好的鄉村發展範本。日本《讀賣新聞》編輯委員阿部文彥認爲,地方政府有必要總結經驗,與當地企業、大學等合作,踏踏實實地探索更有效的鄉村發展政策。
(本報馬德里、巴黎、東京6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