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遭遇“殺豬盤”,婚介平臺擔責否?

奔着好姻緣在婚戀平臺上相親,反被騙80多萬元,市民黃女士恍然大悟後,發現自己僅有對方的手機號和QQ號,其他信息一概成謎,警方暫時無法查明覈實犯罪嫌疑人身份。黃女士一氣之下,將運營該婚介平臺的公司告上法庭。最終,法院酌定被告公司賠償原告5%損失,即40571元。

用戶相親遭遇“殺豬盤”,如何對婚介平臺在信息審覈、安全監管上的“漏洞”進行定責?記者就此案件採訪了南京中院承辦法官。

相親對象真實身份至今是“謎”

2022年,黃女士與某婚介所簽訂協議,並交納服務費998元。“我偶然收到了婚介所人員發來的廣告,上面有一款線上相親App的二維碼。前期,一直由婚介所人員指導我註冊使用。”黃女士回憶,婚介所約定用該軟件爲客戶發佈相親信息,並安排線下相親見面3次。

黃女士使用軟件期間,一位暱稱爲“心藏於山間”的男性用戶添加她爲好友,之後兩人轉至QQ聊天。“心藏於山間”自稱從事期貨交易,有內部信息,提供了某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網址鏈接及賬戶、密碼,慫恿黃女士體驗一下。

眼看對方充值100萬元快速獲利4萬多元,黃女士對“搞錢”動心了,甚至忘了自己是來相親的。經對方指導,她迅速註冊賬號,先後充值80餘萬元。直到這筆錢無法取出,她才意識到被騙並報警。

隨後,警方調取了“心藏於山間”在相親軟件上的註冊信息,發現其使用的手機號是虛擬號,平臺上顯示的所有身份信息都是虛構的,暫時無法查明覈實犯罪嫌疑人身份。

公司無法“獨善其身”

別無他法,黃女士只好找到負責運營這款相親App的某公司。據瞭解,某婚介所繫該公司的加盟商,二者以“線上+線下”的方式搭建相親平臺爲會員提供服務。

“黃女士在QQ上被詐騙,與我公司無關。”該公司聲稱,用戶註冊使用相親軟件時需通過手機號接收驗證碼,現在手機號都是實名註冊,輸入驗證碼即視爲已完成實名驗證。

該公司負責人還提出,軟件流程合法合規,軟件中列舉了10種常見騙術,聊天界面亦提示“請謹慎交換其他平臺的聯繫方式,謹慎錢財來往,以防受到損失”,已充分盡到風險提示義務。更何況,黃女士是與婚介所簽約付款,和公司不構成合同關係。

參與案件審理的法官助理張珂瑤表示,被告公司從加盟關係中獲得了部分收益,犯罪嫌疑人“心藏於山間”向被告公司繳納過198元季度會員服務費,因此公司無法“獨善其身”。

法官:婚戀平臺身份審覈、安全監管應加碼

“我們認爲該公司在提供婚戀中介服務過程中,存在一定疏漏和過錯,沒有切實覈驗用戶真實身份信息,既損害了用戶的信賴利益,也給公安機關偵辦刑事案件造成了阻礙。”張珂瑤說。

最終,雨花臺法院酌定被告公司賠償原告5%損失,即40571元。被告公司不服,上訴至南京中院。南京中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24條規定,網絡運營者爲用戶提供信息發佈、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爲其提供相關服務。

“平臺公司作爲中介服務提供者,除盡到風險提示義務外,還具有如實告知、查驗身份和網絡安全保護的義務。”南京中院速裁庭副庭長陳宏軍庭後表示,婚戀中介服務平臺對於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的審覈義務,應高於一般社交網站,確保所有註冊用戶身份屬實是“最低門檻”,同時提供必要的技術防護手段,最大限度保護用戶財產安全。

□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馬憶玲

通訊員 南法軒

來源: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