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頭部投行進擊:“小中信”國聯證券整合民生證券倒計時,券業併購想象空間再打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崔文靜 北京報道繼5月14日國聯證券公告擬發行A股股份購買民生證券100%股權後,8月8日晚間,國聯證券再度發佈《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以下簡稱《草案》)。

在受訪人士看來,這意味着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指日可待,後續只需兩步走:根據國資審批程序進展情況召開股東大會審議,等待證監會與交易所相關審批。

與5月預案相比,此番《草案》所涉變化主要有二:一方面,泛海控股因股權質押等情況退出交易,這將使得交易完成後國聯證券所持民生證券股權下降0.74%至99.26%,交易價格也由297億元下調至295億元。另一方面,民生證券對部分股權進行回購及無償回收,並同步減資。

值得注意的是,座標江蘇無錫的國聯證券素有“小中信”之稱,收購一家投行見長的券商是其多年以來的追求,此前其欲收購國金證券未能成行。投行排名位列前十並且不屬於頭部券商的,目前僅有民生證券、國金證券兩家,這使得民生證券成爲國聯證券併購的最佳之選。

與此同時,一流投資銀行取得明顯進展,是新“國九條”提出的2035年資本市場目標之一,併購重組被視爲最爲高效方式。不過,由於國聯證券、民生證券合併屬於腰部券商攜手,以其2023年數據計算,合併後營業收入、淨利潤位於行業30名左右,距離一流投行存在較大差距。

在受訪人士看來,一流投行打造還需頭部券商強強聯手,例如“中金公司+銀河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是目前市場關注度最高的頭部券商或有合併路徑。

最佳選擇

8月8日晚間,國聯證券發佈《草案》,將其對民生證券的收購推向新階段。根據《草案》,國聯證券擬發行A股股份購買國聯集團等45名主體合計持有的民生證券99.26%股份,交易價格共計295億元。

與此前5月發佈的預案相比,最大變化在於泛海控股退出交易,這值得交易主體減少1家,股份減少0.74%,交易金額下降約2億元。

不過,該調整影響微乎其微。國聯證券表示:方案調整對標的公司生產經營不構成實質性影響,包括不影響標的資產及業務完整性等;交易完成後,國聯證券將持有民生證券99.26%股份,仍舊可以控制標的公司。

除泛海控股退出交易外,《草案》還有另一變化:民生證券按照《員工股權激勵計劃》規定,回購及無償回收因員工離職、退休等情況退出的相關股份,並進行了減資處理,其他交易對方持有的參與本次重組的民生證券股份的數量不變,對應的比例相應調整。

實際上,自去年國聯集團通過競拍成功拿下民生證券股份起,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即成爲市場關注焦點。對於國聯證券而言,民生證券幾乎可謂最佳收購選擇。

2019年,原中信證券老將葛小波及數名中層主力加盟國聯證券,使得坐落於江蘇無錫的地方券商國聯證券迎來“小中信”之稱,市場關注度隨之大增。效仿中信證券模式,一方面搭建強勢投行團隊,另一方面通過券業併購快速擴大規模,被不少業內人士視爲國聯證券的發展新路徑。

葛小波出任國聯證券總裁的第二年,國聯證券曾官宣意圖收購國金證券,後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國金證券營業收入位於券業20名開外,其最大業務優勢在於投行;投行恰爲國聯證券的弱勢所在與計劃發力重點。

錯失國金證券以後,再尋一家投行業務見長的中小券商,自然成爲國聯證券的新目標。與國金證券類似,同樣以投行業務見長的民生證券,成爲最爲理想的選擇。

2023年以來,伴隨新上市企業數量的銳減,券商投行IPO業績普遍大幅縮水。在此期間,投行IPO排名整體顯著提升並且保薦家數較多的券商僅有民生證券、國金證券兩家,二者可謂投行逆境中的“黑馬”。

從今年1~6月數據來看,民生證券、國金證券同樣脫穎而出。其中,民生證券排名穩步提升,其2021年位居行業第12名,2022年上升到第10名,2023年升至第6名,今年上半年再度提升至第4名。

對於旨在收購強勢投行券商的國聯證券而言,民生證券幾乎成爲不二之選。

根據Wind數據,近三年以來,國聯證券投行排名位列行業第28名至第30名之間,民生證券則排在第7名至第12名。這意味着,國聯證券一旦成功收購民生證券,其投行排名將立刻顯著提升,大概率將穩居行業前十。

以2023年數據爲例,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後,投行收入將合計達25.89億元,位列券業第七,排在其前面的券商均爲傳統強勢頭部券商,包括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和華泰證券。

不過,投行業務進入行業前十,並不代表二者合併後即能成爲綜合實力強勁的頭部券商。同樣以2023年數據計算,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合併後營業收入將達67.12億元,排在行業第25名;淨利潤13.17億元,位列券業第23名。

“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合併,爲國聯證券投行業務的快速提高打開想象空間,但距離頭部券商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受訪人士告訴記者,“與此同時,從過往實踐來看,部分證券公司通過併購重組補足了業務短板,實現了1+1>2的效果。此番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後,如果能夠實現業務高效協同,多年努力後存在躋身頭部券商的可能。”

一流投行打造還需頭部券商強強聯手

除了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還有多家券商併購正在推進中。其中最受關注的爲“浙商證券+國都證券”、“西部證券+國融證券”。

7月16日,證監會正式受理國都證券變更股東申請事項。浙商證券計劃通過非公開協議轉讓、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的方式受讓重慶信託等8位國都證券股東合計持有的國都證券34.25%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後,浙商證券將成爲國都證券第一大股東。

6月21日,西部證券發佈公告稱,正在籌劃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事項,具體收購股份比例以最終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爲準。

與此同時,平安集團亦按照監管要求,限期解決同時控制平安證券、方正證券問題。

多家券商併購同步推進之下,是監管對於券業併購的重視與鼓勵。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打造一流投資銀行;2023年11月初,證監會發聲支持頭部券商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券商併購重組即掀起一波熱議。今年4月12日發佈的新“國九條”更是將“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列爲2035年資本市場目標之一。自此,市場對於券商併購重組的遐想再次步入高潮。

不過,在受訪人士看來,要想實現打造一流投資銀行的目標,當前正在推進的券商併購均難達要求。一流投資銀行的打造還需頭部券商的強強聯合。“中金公司+銀河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市場關注度最高,去年10月底以來曾多次因合併猜想而引發股價大漲。

其中,中金公司與銀河證券似乎走得更近。2022年7月,中金公司投行一把手王晟出任銀河證券總裁一職,與時任董事長陳亮搭檔掌舵銀河證券。數月後,陳亮加盟中金公司,出任中金公司董事長,王晟也隨後升任銀河證券董事長一職。

中金公司與銀河證券優勢業務形成互補,中金公司的強勢業務投行恰爲銀河證券薄弱之處,銀河證券傳統優勢經紀業務也是中金公司短板所在。由銀河證券董事長轉任中金公司董事長的陳亮,則具備頗爲豐富的經紀業務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