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透過對話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先搞懂「封閉式問題」vs.「開放式問題」差異
示意圖/Ingimage
接下來,我要介紹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和信任關係的對話技巧。不同讀者、不同對話情境下,每個人交談的對象與內容也不盡相同,大家可以靈活運用這些技巧。
首先要介紹的是提問技巧。問題大致上可以分爲兩種類型:「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理解這兩種問題的差異,並區分使用時機,即可有效掌控對話,也能夠避免否定對方。
關於這兩種問題,直到十多年前,普遍認爲「提問時應一律採用開放式問題」。但現在看法已經改變,認爲適時發揮「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各自的優點,效果更好。我們看看這兩種問題各自的特徵。
封閉式問題
提問內容具體,對方几乎可以只用「是」或「否」回答。我方(提問方)說話的時間較長,對方(回答方)說話的時間較短。對方只需要選擇「是」或「否」,非常容易回答,因此有助於建立心理安全感,卻很難激發對方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開放式問題
提問時不會舉具體的範例,而是讓對方自由回答。我方(提問方)說話的時間較短,對方(回答方)說話的時間較長。雖然對方的回答內容更自由,但心理負擔也更大。不過,心理負擔較大的另一個效果,是有助於對方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由此可見,這兩種問題的效果正好相反。
「開放式↓封閉式」法則
以下介紹如何有效運用這兩種問題。這個方法就是—先提出開放式問題,再換成封閉式問題,重問同一件事情。這已經成爲推銷話術等領域的鐵則。就像下面這個範例:
像這樣輪流使用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累積小小的肯定回答,是非常有效的推銷手段。「先提出開放式問題,再換成封閉式問題,重問同一件事情」,這個技巧也能運用在上司與下屬的對話中。
舉例來說,「你今天想聊什麼事情?」這是開放式問題。下屬回答完後,你再問:「你今天想聊○○是嗎?」這是封閉式問題。有意識地區分使用這兩種問題類型,清楚知道「自己現在向對方提出的是開放式問題,還是封閉式問題」,你會更容易管理對話的進行。下面再舉個例子。
下屬工作上犯了錯,這時候你說:「你覺得犯錯沒關係是不是!」這其實是封閉式問題,下屬根本無從回答。那麼,換個問法如何?「你在○○事情上犯了錯,有什麼原因嗎?」這是開放式問題,讓對方有解釋的機會。下屬回答:「其實那位客戶經常惡意投訴,這次的事情根本不是我的錯。那位客戶長期以來都是這樣,所以我考慮這次交易後就不再合作。」像這樣重要的資訊,也是經由提問才得以知道。
想要加深彼此的關係,就不要窮追猛打,留一條後路給對方,讓對方有解釋的機會。此外,還有一種問法:「你從這次錯誤中學到了什麼,可以怎麼改進?」這是未來導向,促使對方思考改進方法的開放式問題。接着再告訴對方:「我們一起想想解決方案。」也能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好。
與對方眼神交流的最佳時機 不可以「一直盯着對方的眼睛看」
我在第三章提過,「對話時,非言語訊息比言語訊息更重要」。關於非言語訊息,我還沒談到眼神交流的部分。大家應該常聽人說「講話時要看着對方的眼睛」吧?真的是這樣嗎?
先不論以前是怎樣,但現在有很多人並不擅長與人面對面溝通。坦白說,如果你說話時一直盯着對方的眼睛看,大多數人都會感到不自在。「講話時要看着對方的眼睛」這並沒有錯,但「一直盯着」對方的眼睛看,這就過頭了。
該怎麼做纔好呢?很簡單,只要在「對方開口時」「對方斷句時」「對方語畢時」,看一下對方的眼睛就夠了。對方只會記得他開始說話和說完時,你有沒有看着他。所以,你可以在對方開口時,以及感覺話快說完時,看一下對方的眼睛。對方說話期間,斷句時,也就是感覺語句中出現「句點」的時候,可以趁機應和一句「這樣啊」,並看向對方的眼睛。如此一來,對方就不會產生「一直被盯着看」的壓力,也不會覺得你「連看都不看自己一眼」。
貿然說出「我懂」會被討厭 從「我懂」改成「我好像懂」
和別人談話時,你是否經常說出以下這種迴應?「啊,我懂!」但你真的懂嗎?還是,你只是基於自己的想像,就以爲自己懂了呢?我也碰過這種情況。
有一次,我收到一封諮詢郵件,信中寫道:「上司要我『說話有邏輯一點』,請問我該怎麼做?」我險些反射性地回覆:「我懂。」才寫到一半,就連忙打住。接着,我腦中浮現這句話:「嗯?我真的懂嗎?搞不好我根本不懂。」
於是我回復對方:「這樣啊。上司要你說話有邏輯一點,我好像懂。」我的意思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斷定「我懂」,頂多表示「我好像懂」。 因爲你不是當事人,怎麼想,都不可能完全理解對方的感受。你是不是也經歷過下面這樣的對話?
拜託,對方覺得感動的場景,和你覺得感動的場景可能完全不同。對方可能是因爲自己的人生經歷,讓他對電影主角產生共鳴而感動不已,也可能是被某位演員的演技打動。你卻自以爲了解,便輕率地迴應:「我懂。」對方可能會覺得:「呿,你明明什麼都不懂。」
圖爲《不否定的練習:比讚美、肯定更有效的人際關係法則》書封。先覺出版社提供
因此,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別輕易說出「我懂」。建議採用以下的說法:「我好像懂。」、「我大概懂一半。」、「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我大概理解八成左右。」不要把話說死,說自己完全明白。針對公開發表的數據或新聞報導等,表示「我懂」沒問題,但對於他人的主觀意見或情感,改說「我好像懂」,談話會更順利。這聽起來微不足道,不過,慎選自己說出口的一字一句,終能培養出不否定的習慣。
(本文出自《不否定的練習:比讚美、肯定更有效的人際關係法則》,先覺出版社,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