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雨:深諳鄉村教育理念 助力家鄉學子成才
在雙峰縣石牛鄉中心學校,有這樣一位教師,他用35年的光陰,書寫了鄉村教育的傳奇。他的名字肖春雨或許並不爲衆人所知,但他的奉獻和付出,卻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學生的心中。
立下教育初心
肖春雨出生在農村,從小就立志要爲農村教育事業作出貢獻。他家庭困難,但學習刻苦,成績優異,1987年憑藉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入了婁底師範學校。在父母心中,孩子終於跳出了農門,減輕了他們的負擔。但於他自己而言,他立志終身從教的決心從那時起,就已經確定下來。中師三年,沒有“六十分萬歲”,而是一如既往勤奮刻苦,學好教育學、心理學,苦練教學基本功,爲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紮根鄉村教育
1990年,18歲的肖春雨從婁底師範學校畢業,面臨着多重選擇,一是可以轉行成爲一名公務員,二是可以選擇留在縣城的學校當教師。而他懷着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立志以自己的學識改變家鄉,報效祖國,踏上了沙塘那片貧瘠的土地。
幾十年過去了,羅全良校長每次遇到肖春雨,都會回顧他第一次到學校報到的窘態:“你們父子二人騎兩輛自行車,搭着行李被褥,一路風塵僕僕,像兩個灰人一樣來學校報到,更可笑的是竟然還走一段路還要充一次氣,而且那個打氣筒不是手壓的而是腳踩的”。
而肖春雨也對第一次有深刻的記憶:當時正在開教師大會,校長唐穆青聽說肖春雨是從永豐鎮分過來的,立馬迎過來和他們父子二人說話。飯後,唐穆青與他父親邊下棋邊交談,堅定了父親讓兒子在沙塘紮根的決心。肖春雨與鄉村教育的雙向奔赴就從此開始。
90年代是教育爬坡趕路的年代。那時的鄉村學校,條件艱苦,教學資源匱乏。教室簡陋,黑板斑駁,桌椅破舊。農村教育需求大,孩子遍佈全鄉,輻射範圍10多公里。許多家庭希望孩子多讀書,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幸好學校當時有一批年輕教師,大家雖然都年輕,但絕大多數都是農村家庭走出來的,都想作最盡責的老師,爲孩子的成長付出最大的努力。
肖春雨參加工作接手的第一個班就是沙塘中學54班,他擔任班主任和數學教學工作。當時班裡有60多個學生,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距離學校10多裡的上燕、密塘、石峰、板洞等村的。爲了更好地開展工作,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師對學生家庭進行訪問。那時沒有手機、微信,也沒有摩托車,聯繫極不方便。但老師們靠騎自行車和走路,走訪了所有的學生家庭,瞭解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爲後面因材施教判定基礎。
家訪,是鄉村教育家校聯繫的重要手段,肖春雨深諳這個道理。在以後幾十年教育教學工作中,無論是在沙塘、沙田,還是到了石牛,肖春雨都用這個接地氣的方式,牢牢紮根於雙峰的鄉村教育。肖春雨的辛苦工作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讚許,更堅定了肖春雨植根鄉村教育的信念。
關心學生成長
肖春雨不僅注重學生的學業進步,更關心他們的個人成長,對待每一位學生都極其細心。經常主動與學生們交流,瞭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等。通過對學生的全面瞭解,他能夠更好地指導他們,併爲他們的未來提供合適的建議。
54班有一位王同學成績本來很好,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因爲一次意外燒傷,耽誤了一些課程,加之擔心留下後遺症,情緒低落。肖春雨知道他來自偏遠山村,還是一家人的驕傲。如果如此下去,對他將是更大的災難。肖春雨協助他母親、哥哥、姐姐做好學生的接送工作,又跟他談心鼓勵他不要灰心,又幫他補上落下的課程,還要求同學們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終於第二年春暖花開,一切都迎來了最好的結果。
今年正月十二,肖春雨接到一位學生電話,對方要求猜猜他是誰。一番通話原來是沙塘中學54班彭志輝同學。那一天他帶着他媽媽、妻子、兒女一同繞道百餘公里專門來看望老師。當年這個學生家裡離學校比較遠,個子相對較小,上學經常遲到。肖春雨於是決定讓這個孩子晚上在自己寢室睡一段時間。當年的學生如今事業有成,讓作爲老師的他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2019年以來,肖春雨主管學生資助工作。爲了更好地落實黨的惠民政策,肖春雨經常走村入戶,瞭解學生家庭情況。在走訪過程中發現許多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們因多種原因造成生活上、心理上的各種問題,肖春雨會給學生做心理輔導,打開學生心緒,讓他們陽光燦爛、健康成長。
創新教育教學
幾十年農村工作,肖春雨深知農村學生面臨的挑戰和困境,爲了提高教學質量,他不斷努力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他經常與其他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心得,鼓勵他們不要忘記初心,堅持爲農村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他還積極參與農村教師培訓活動,給更多的農村教師傳授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方法。
他積極參加各種教育培訓,借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如碰壁點撥式教學法、掌握數學、先學後教等,在課堂上嘗試採用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跨學科教學等方式,讓學生樂學、愛學、善學。他相信通過創新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教學之餘,筆耕不止,肖春雨記錄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反思,陸續在省、市、縣教學論文評比中獲獎。
在這35年裡,肖春雨見證了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成長和離去。有的學生考上了大學,走出了鄉村,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有的學生選擇留在家鄉,爲鄉村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辛勤培育。
如今,肖春雨已經兩鬢斑白,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他說,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繼續堅守在鄉村教育的崗位上,爲孩子們照亮前行的路。(賀燕順)
一審:王星 二審:羅江 三審:劉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