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肚破腸流」!醫曝4症狀:恐是發炎性腸道疾病

醫師指出,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炎症相關的癌變或其他異常,以便及時進行處理。(圖/李柏賢提供)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初期常被誤認爲腸躁症或腸胃炎,但這兩種排便後疼痛就會緩解,IBD則會反覆發作、無法根治,甚至導致「肚破腸流」。醫師提醒,若民衆出現半夜腹痛痛醒、合併血便、貧血、體重減輕大於3個月,就屬發炎性腸道疾病警示症狀,應儘速就醫。

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是因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腸道,而導致嚴重腹痛、血便,部分患者腸道狹窄、穿孔、阻塞,甚至會肚破腸流,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IBD主要分爲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常見症狀包括腹瀉、腹痛、血便、黏液便、貧血、體重減輕,前者以腹瀉及血便爲主,克隆氏症則以右下腹疼痛爲主要表現。

發炎性腸道疾病初期,易被當成急性腸胃炎或大腸急躁症合併痔瘡出血。李柏賢解釋,腸躁症多在白天飯後或有壓力時腹部絞痛,但排便後疼痛就會緩解,但IBD若未妥善控制,會增加急診、手術切腸、甚至腸癌風險,警示症狀包括半夜腹痛痛醒、合併血便、貧血、體重減輕大於3個月。

臺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秘書長顏旭亨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反覆發作,病人一天可能跑20多次,幾乎與馬桶爲伍,根本無法外出上學上班,若嚴重到需開刀,甚至得住院1、2個月,有的患者因頻繁腹瀉,甚至大便失禁,必須穿尿布纔敢出門、坐車。

一名25歲女性,過去常常貧血、跑廁所、右下腹痛,原以爲自己是地中海型貧血與腸躁症,昏倒送醫後被診斷爲腸胃炎,但體重1年內卻狂掉約10公斤。某次昏倒且大量血便送急診,做小腸膠囊內視鏡檢查,才發現腸胃鏡照不到的小腸,出現多發性狹窄與潰瘍,確診爲小腸型克隆氏症。

李柏賢解釋,IBD成因複雜,目前研究推測可能與基因、西化飲食、食品添加物、環境污染和腸道菌叢改變有關。他說明,正常人的腸道表面光滑、平整、充滿血管,可吸收水分,但IBD病人的腸道黏膜因發炎、潰瘍,破千萬個小洞,易造成出血、噴血、細菌感染。

今年9月一項新式治療克隆氏症的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累計納入健保給付進階藥物中,克隆氏症有5種、潰瘍性腸炎則有6種,符合資格病人一年約可省30到50萬元藥費。然而,健保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給付條件較嚴格,一次僅給付1年,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則至少2年以上。

顏旭亨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慢性病,應以穩定用藥爲治療原則,然而IBD病人結束1年健保療程後,無論病情是否穩定,都必須停藥3個月,待病情復發且符合條件,才能重新申請藥物治療,「用藥斷斷續續,增加疾病復發風險,甚至可能引發藥物失效」。

李柏賢也指出,目前政府僅給付一年的進階治療,一停藥病情又會復發,造成患者頻繁就醫、住院、手術,長期腸道反覆發炎更會大幅增加腸癌風險,期望政府放寬給付條件與療程,幫助病人更好地控制疾病,維持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