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發炎性腸道疾病 醫:早期診治降大腸癌變機率
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表示,現在醫院健檢十分方便,建議患者透過大腸鏡篩檢,有助於判定腸內表現是否爲發炎性腸道疾病。(蔣鋒帆醫師提供)
近年來,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在年輕族羣中逐漸備受關注,因爲腸道免疫系統將外來常見物質識別爲病菌,過度啓動免疫反應,造成腸道持續處於發炎的狀態,造成腸道的傷害。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醫師指出,早期診斷及治療是避免病情加重進而引起併發症與共病的關鍵,不僅可避免如大腸癌癌變等併發症,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IBD可分爲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兩種,免疫系統失調被認爲是主要成因。蔣鋒帆解釋,潰瘍性結腸炎侵犯範圍僅發生於直腸、結腸,最深可達內部黏膜層。常見症狀包括腹瀉、糞便帶血與黏液、直腸出血或是排便急迫等。克隆氏症的侵犯範圍則從口腔、胃、腸道、肛門等,涵蓋整個腸胃道;其中約7成病竈會發生在小腸,可能深達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等。症狀不明顯且非特異性,主要症狀如腹瀉、腹痛和體重減輕。
由於IBD早期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如腸胃炎、痔瘡或腸躁症,診斷過程變得相對困難且複雜,同時,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羣與精神性疾病等共病機會較高。蔣鋒帆表示,現在醫院健檢十分方便,建議懷疑罹病的潛在患者透過大腸鏡篩檢,有助於進一步判定腸內表現是否可能爲IBD。然而,克隆氏症的表現千變萬化,不同於潰瘍性大腸炎多爲連續性發炎,有時克隆氏症發炎位置不在大腸,而呈現局部性,因此較難發覺,醫師得視臨牀情況診斷,病理科也會根據醫師提供的檢體來鑑別診斷。
造成IBD的確切原因目前未知,屬多發性成因,醫界多半認定免疫系統失調是真正主因,飲食習慣和心理壓力會加重病情,因此藥物以調整免疫力爲主。若沒有從早期開始控制病情,可能造成局部併發症,或營養流失,導致營養不良,容易長不高、體質虛弱,發炎久了也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
蔣鋒帆指出,近年來患者基本上已無須開刀治療,藉由抗發炎藥物、類固醇藥物、免疫抑制藥物等各種不同機轉的藥物即可控制疾病,加上生物製劑的迅速發展及進步,讓治療武器有更多選擇,幫助患者達到理想的治療成效。若腸道能完全復原,並恢復至與常人無異的程度,則併發症就不會發生,也可減少藥物的用量。
研究發現,IBD患者中,僅有8到12%病人有家族史,遺傳機率並不高。但爲了協助患者好好接受治療,鼓勵患者安心追求幸福,不受IBD影響而停止追求人生的盼望,給予相關輔導,臺中榮總推出圓夢成家計劃。「不怕疾病困難,只怕沒有面對它。」蔣鋒帆說,若診斷出患有IBD也不需因此感到擔心,現在的藥物已經能協助疾病達到良好控制,只要遵從醫囑、積極治療,還是能建立屬於自己的理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