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醫師話毛孩】李羚榛/風雨擋不住

圖/YUN HSUANN

午後颱風來襲,我望向窗外,目光落在一位穿着雨衣遛狗的路人身上。這樣的組合大家可能早已司空見慣,因爲每到颳風下雨時,社羣上總會出現許多呆萌柴犬的照片,牠們哪怕被淋成落湯雞,也依然堅持外出如廁。

每隻狗狗狀況大不同

在行爲門診裡,常有家屬問我:「柴犬是不是特別不怕風雨?爲什麼無論是七級強風還是豪大雨,都吹不走牠們外出尿尿的決心?」

作爲日本原生犬種一員的柴犬,牠們確實普遍擁有執着的毅力與在雨中活動的優勢。不同於細軟長毛的犬種,如黃金獵犬、臘腸犬,當雨滴落在柴犬身上時,牠們外層厚實的披毛,能阻擋雨水滲透,內層鬆軟密集的茸毛,會發揮維持體溫的保護效果,而捲曲向上的尾巴,則可以避免雨水向下聚積,保持乾爽。

不過,若談到「不畏風雨」這件事,每隻狗狗的狀況皆不同。犬科動物的祖先,也就是大家所熟知在童話故事裡的那隻大野狼,多半不會在臺風天裡跟蹤小紅帽,也不會在下雨天去找三隻小豬。面對惡劣的天氣,狼羣會優先尋找避雨處,或者根據獵物的動態調整策略。

在大自然中,動物隨着氣候靈活地改變行爲節律。例如,草食動物會在雨季來臨之際,遷徙至雨水豐沛的地區,以尋覓更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繁殖地。對於捕食者而言,雨季帶來的植物生長,不僅爲獵物們提供更多隱蔽性,雨水還會沖淡獵物的足跡與味道,甚至掩蓋移動的聲音。因此,虎視眈眈的捕食者,只得藏身在特定的戰略區域,才能成功狩獵。由此可見,天候的變化不但影響着物種平衡,更反映了動物對環境的高度適應能力。

想像自己在草地如廁

這麼說起來,每一隻狗狗應該皆具備面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吧?然而,打從出生便與人類一同居住在室內的伴侶動物,牠們未曾在自然的環境下孕育成長,因此其健康狀況、年紀、過去經驗和早期社會化的程度,便會直接影響牠們在不同天氣裡的行爲表現。也就是說,害怕風雨的柴犬,不一定就是異常的表現,我們應瞭解每隻狗狗的差異。

只是,對許多前來行爲門診的家屬而言,真正頭痛的問題是,狗狗在風雨中仍舊堅持出門如廁,甚至憋尿、吠叫,怎麼教也教不聽,這時候又該怎麼辦?

其實,這樣的行爲不僅僅可能是一種習慣,也與缺乏室內訓練、狗狗的活動需求或領地意識有關。

大多數成犬在進食後的一小時內,會因胃腸蠕動產生如廁需求,可是,胃腸作息與如廁行爲的建立,同時也與食物種類、餵食時間、每日活動量、水分攝取及消化能力等密切相關。所以,若想成功訓練狗狗在室內如廁,通常需要考量所有因素,並針對個別需求和喜好,制定訓練計劃。面對習慣在草地上如廁的狗狗,我們可以在室內、車庫或陽臺規畫出一個區域模擬戶外環境,甚至透過設置一個半室外的臨時如廁區,作爲替代方案。接着再利用盆栽、乾淨的植土與樹葉的佈置,使狗狗練習在上面踩踏,並搭配適當獎勵,確保牠們在心理舒適的情況下,逐步適應新如廁地點。

教導狗狗學習新事物時,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與關懷。適應新環境難免帶來不安、猶豫,導致卻步、抗拒,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請保持同理與支持,持續陪伴牠們練習。

對此,我總建議家屬們試着換位思考,想像自己若要學習在室外草地上如廁,會感到多麼不自在。藉由這樣的角度,或許更能理解那些即使在風雨中也堅持外出的毛孩,尋求的是一種熟悉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