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楓:12萬億刺激計劃來襲,房地產重生指日可待?
文/謝逸楓
8日,財政部公佈12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終於落地了,堪稱史詩級經濟刺激計劃,規模已經完全超出市場預期,預計完成2024年GDP5%增長目標毫無懸念。
12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來了,12萬億元是什麼概念?佔到2023年國內GDP126萬億的9.52%。上二次這麼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救市計劃在2008年與2015年。
當年分別推出了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與超6萬億元棚改貨幣化投資的救市計劃,相當於佔當年GDP分別爲12%、14%,這輪12萬億級別刺激,堪比史詩級。
這輪12萬億元(新增6萬億元地方債限額、4萬億元新增專項債,2萬億元棚改隱債)財政大規模刺激計劃,猶如一場及時雨,給乾枯市場輸血,振興房地產。
五輪地方政府化債規模多大
2015年以來,國內經歷過四輪化債週期。2015年-2018年發行12.2萬億置換債券,經過置換,到2018年末基本完成既定的存量政府債務置換目標。
2018年末平均利率比2014年末降低約6.5%,節約利息約1.7萬億元。2019年起第二輪化債以建制縣隱債化解試點擴容,特殊再融資債接力置換債成爲化債工具。
2021年底開始第三輪化債中,特殊再融資債助力一線城市全域無隱債試點。2020年-2022年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1.1萬億。2023年10月開始第四輪地方政府化債。
2023年10月-2024年10月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規模超過1.7萬億,其中2024年已發行特殊再融資債3400億元,相對於全年1.2萬億的置換額度仍有發力空間。
2024年11月第五輪地方政府化債,累計10萬億規模。本次批准的新增債務限額空間是6萬億元。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8000億元。
專門用於化債,每年8000億元,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新增債務限額的使用時間是2028年之前。2028年之前,地方化債壓力將大大減輕。
2029年及以後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意味着在償還時間不受2028年時間線約束,可以在2029年及以後按原計劃償還。
地方債務總規模究竟多大
截至2023年末全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餘額14.3萬億元。按照2023年GDP126.06萬億元計算,法定政府債務70.77萬億元和隱性債務,全國政府負債率爲67.5%。
截至2023年末全國政府法定債務餘額70.77萬億元,負債率56.1%。其中國債餘額30.03萬億元,佔比42%。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餘額40.74萬億元,佔比57%。
截至2023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0.7373萬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5.8688萬億元、專項債務24.8685萬億元、債券4.05711萬億元,非債券存量債務1662億元。
2024年全國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新增4.75萬億元,擴大到7.5萬億元。2024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185.08億元增加到355185.08億元。
截至2024年9月地方債務規模體量近45萬億,主要來自於規模上升。儘管債務壓力風險在可控範圍內,壓力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存量地方債平均利率逐漸下降。
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
再加上這次增加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
三項政策協同發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每年消化額從2.86萬億元減爲4600億元,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
12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拆解
這輪12萬億元,即新增6萬億地方債限購加4萬億新增專項債加2萬億棚改隱債,規模如此超巨大的財政刺激計劃,可見房地產救市的緊迫性、地方財政告急。
12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概況爲“6萬億元+4萬億元+2萬億元”,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新增6萬億元地方債限額分3年安排,相當於每年2萬億元。
一是增加6萬億元地方債務限額。6萬億元債務限額分三年安排,2024年-2026年每年2萬億元。這6萬億元債務限額,主要是置換納入監測範圍的各類隱性債務。
二是4萬億元新增地方專項債。2024年-2029年每年0.8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節約6000億元左右利息支出。
三是2萬億棚改隱債。2029年及以後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這就是12萬億元財政刺激計劃(“6萬億元+4萬億元+2萬億元”)。
12萬億元財政怎麼花
12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出臺,是對國內經濟的內需不足、房地產市場低迷、地方債務、財政壓力的積極迴應,是對外部的貨幣政策、經濟環境變化的應對策略。
疊加美國、英國、瑞士、中國央行等紛紛降息,房貸利率降低。預計未來房地產市場政策會大幅度寬鬆,資金基本上花在化解風險、就業、社保、基礎設施等。
12萬億元,主要是解決地方債務和房地產及中小銀行問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化解房地產風險(債務、交房、庫存)、中小銀行金融風險。
所以,12萬億元的資金分配,將集中傾向於地方債務和房地產,部分傾向於中小銀行和棚改隱債,拉動GDP增長、刺激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振興預期和信心。
12萬億元產生的樓市影響
12萬億財政刺激計劃落地,這是史無前例的力度,預期上影響巨大。背後折射出,當下經濟、地方債務、房地產、金融問題之嚴重,是空前絕後的。
12萬億財政刺激計劃,直指地方債務和房地產(債務、交房、庫存)及中小銀行的債務、金融風險,其中直指房地產高庫存、債務、交房三大核心症狀。
有利緩解地方債務危機,增強化解地方債務資源,彌補土地收入下降不足之效。同時,爲地方獲得新的資金,用來振興地方經濟,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
有利放緩房企資金鍊、現金流緊張趨勢,增加融資新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用於經營資金週轉,化解到期債務和項目開發,加快項目竣工,保交房。
有利供求關係改善,收儲商品房存量庫存和收回、收購房企空置土地及100萬套城市更新貨幣化安置的政策加快資金落地,可以快速消化庫存和空置土地。
有利振興房地產市場,加快房地產基本面(居民收入、就業)、市場預期(穩定房價上漲預期)和信心(債務、交房)修復,促進市場止跌回穩,有積極意義。
房地產市場能否救起來
房地產能否救起來,一是取決於“新增10萬億”有多少資金,用於收儲商品房存量庫存和收回收購空置土地及100萬套城市更新貨幣化安置,能否及時落地。
二是取決於新增專項借款和專項再貸款的規模,有多少資金用於收儲商品房存量庫存和收回收購空置土地及100萬套城市更新貨幣化安置,能否及時落地。
三是取決於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契稅、印花稅免減力度,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取消90/70政策,再降準、降息,能否及時落實。
房地產市場能否救起來,取決於“新增10萬億”的資金規模進入房地產,並及實落地。二取決於“新增10萬億”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堵點是否全部打通,是否疏通。
取決於是否有全國稅收免減、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及90/70政策、再降準再降息的房地產救市大招實施,並及時落地,同時取消剩餘的限購等措施。
預計收儲商品房存量庫存和收回收購空置土地及100萬套城市更新貨幣化安置政策將加快細則、資金方案的落地,有利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預計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契稅、印花稅免減,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降準、降息,有利降低購房成本,提升購買力,爲房地產市場輸送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