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準爸媽 健保推醫師+助產士共照

衛福部健保署制定「孕產婦全程照護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由婦產科醫師與助產士共同照顧孕產婦,並已於去年12月上路。本報資料照片

婦產科醫師多着重在照顧「產婦」的身體,但助產士除了能關照產婦,還能提供準爸媽生育教育等,爲增加國人生產意願,衛福部健保署制定「孕產婦全程照護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由婦產科醫師與助產士共同照顧孕產婦,並已於去年十二月上路,每年預估約有三千名產婦受惠,也期待能增加國人生產意願。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說,該方案規畫孕產婦生產時,如由助產士主責生產,除可獲得健保給付約二萬多點生產費外,還可以獲得健保二千點獎勵,一旁協助的產科醫師可以獲得一萬點共同照護費,反之亦然,但醫師生產給付點值較高。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指出,健保署加人、加錢,醫師與助產士共同照顧產婦,是希望有經驗的助產士協助產婦生產更爲安全,滿意度更高,願意生下一胎。

黃建霈說,產科風險高、可以執業的時間不長,年輕人蔘與意願不高,讓負責母胎與周產期的醫師逐漸減少,現在領有執照醫師約七、八百人,但真正執業僅三、四百人,醫師年齡也偏高,助產士每年的接生數僅佔整體的百分之一,人力閒置十分可惜,助產士的加入可以一同把產婦照顧好。

臺北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閔照說,國內新生兒人數逐年降低,自過往一年出生四十多萬人,一路降至去年十三萬人,政府目前每年補助不孕症治療達十多億元,建議政府也應給予孕產婦更多補助。

舉例來說,產檢時可以補助高階產檢,甚至是每個孕期約三個月補助一至二萬元,作爲生活及購買婦幼用品,使用期限可以放寬至產後半年至一年,讓國人更願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