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南寮村 變身綠色旅遊勝地
澎湖湖西鄉知名的「摩西分海」風景區旁邊,有一座傳統小漁村南寮,吸引衆多遊客造訪。(張茂雄攝)
動員令
在澎湖湖西鄉知名的「摩西分海」風景區旁邊,有一座傳統的小漁村南寮,連續2年蟬聯「全球百大綠色旅遊勝地」,這個常住人口只有200人、戶籍人口766人,且90%都是老人居住的村落,是澎湖少數具備農、漁村特色的社區,10多年來在農村再生計劃幫助下,搖身成爲澎湖相當具旅遊體驗價值的勝地。
11年努力推動
南寮村積極投入農漁村再造運動,並多次獲社區總體營造殊榮,可說是澎湖縣傳統農村再造計劃的典範。特別是在社區理事長陳有擇、村長趙浚彬等人11年來努力推動下,獲得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與農委會投入資源大力支持,從社區環境美化開始,重新整理保存村莊中傳統建築與設施如菜宅、魚竈、老井及古厝等,還利用農漁村造景的美學深化,導入海廢藝術、牛屎窟、坐牛車、蒙面海女、古厝參觀、包頭巾,以及炒花生、磨豆漿等傳統美食,不僅供遊客參觀拍照打卡,更讓遊客深入體驗澎湖傳統的農漁村人文風情。
但臺灣的社造運動成敗關鍵,仍取決於青年參與程度,如果年輕人願意重新走入農漁村親近土地,就可以經由傳承成爲典範。爲此澎湖縣政府嘗試推動「澎湖好農」平臺,除希望打造一個農業品牌形象外,更以創造澎湖農村新價值的模版爲目標。
有人潮無錢潮
南寮村這10年來,在社造運動的成績斐然,但因年輕人不願回鄉一起參與,也是社區面臨的最大困境;陳有擇無奈指出,觀光旺季的時候,受惠於北寮摩西分海的觀光人潮,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會進來南寮參觀旅遊,但村內只有一家小冰店、一家雜貨店,人潮有卻無錢潮,根本就是一種浪費。
陳有擇說,南寮社區發展是一種新型態的旅遊模式,近幾年導入全新的「體驗經濟」,他今年剛從臺電退休,算是一個「年輕老人」,卻必須帶着許多「資深老人」,穿梭在南寮村的巷子裡,協助大家整理環境,因爲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遊客涌入,在海廢浮球、龜壁海墘、一號古井、許返古宅、浮球大道等IG網紅打卡景點拍照,如果環境髒亂,要如何吸引大家的青睞?
澎湖沿菊創辦人高一筆曾幫南寮社區,規畫一系列課程與遊程,還找來社區居民上課研習,希望在活動中心以西式自助餐方式,將傳統的澎湖料理包裝成經典美食,雖然吃過的人都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但村中老人認爲做餐飲實在太累,最後社區只接受團體訂餐,而沒有常態性的餐飲服務。
體驗經濟正夯
陳有擇說,這種把農村生活模式轉換成未來的營運模式,是當初社區創生的目標,希望能透過類似活動的催化,爲澎湖南寮村建立新營造模式,做爲日後青年學子走入農漁村的典範。不過,最後卻是南寮風車有機農場,誤打誤撞開啓「體驗經濟」的經營方式,讓南寮這幾年的社造終於開出一朵小花。南寮經驗希望能給相關單位重新思考,擬定出新的策略,最後帶給南寮村嶄新的氣象,成爲澎湖其他社區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