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核能技術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促公開說明

臺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協會22日舉行記者會,籲政府增列植物性飲食發展藍圖及永續發展路徑。(杜宜諳攝)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24日召開,對行政院長卓榮泰會前拋出臺灣對採用新核能技術的態度「非常開放」,外界好奇委員會是否談論新核能技術?有委員表示,新核能技術仍在發展中,臺灣此時討論過早,仍應投入更多資源發展再生能源;卓昨在立法院答詢時也說,核能本身是沒有罪過的,但也不要認爲核能是可以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外媒爆政府對核電態度轉彎,國民黨立委葉元之22日總質詢時指出,卓揆專訪時提及,願採用新核能,請問卓指的新核能是什麼?卓迴應,新核能指的是跟現在覈能電廠技術截然不同,例如燃油車跟電動車就是完全不同的新技術,爲求未來技術進步,世界各國都在極力開發中。

葉元之批,新的相對於舊的,大家都知道,不該「有講跟沒講一樣」,院長講話要有前瞻性且要有研究。卓榮泰補充,2030年之後,比爾蓋茲研究的「快中子」有可能成功,或有可能成爲一種商業模式,成本、過程都可以的話,當然願意開放討論。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臺灣環境規畫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說,本次主題是「永續長」跟深度節能,如果屆時委員會談論新核能技術,他認爲政府應說明新核能技術何時商業化、所需成本、安全性等,讓公衆知悉。他說,美國2030年前難以將新核能技術商業化,現在臺灣要談這件事有些過早,應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

也是委員的臺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表示,在同樣用電需求下,小型核電廠(SMR)衍生核廢料、燃料用量皆會比大型核電廠多,核融合則仍在實驗室發展階段,目前全世界都將再生能源視爲未來主流,臺灣仍應持續發展永續能源。

針對政府部門設置「永續長」,委員會執行秘書、環境部長彭啓明先前說明,「永續長」未來負責落實政府部門減碳、提升綠色採購比例、深度節能等多項環保工作。委員之一、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則表示,中央跟地方永續長未來如何進一步對接,需再詳加思考。

委員之一、臺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指出,農業部門排碳量接近2%,如民衆在每日飲食多盡點心力,可降低氣候變遷衝擊,例如1天不吃肉,便能減少2.4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呼籲深度節能納入「食物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