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險迎重磅新規:擬優化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 探索保險車型風險分級

財聯社1月24日訊(記者 夏淑媛) 新能源車險交出最新年度成績單。1月24日,據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2024年,我國新能源車險實現保費收入1409億元,承保虧損57億元。在保險業承保的2795個車系中,賠付率超過100%的高賠付率車系達137個。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階段性出現的賠付率高企及承保虧損現象,早已引起各方關注。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工信部、交通部、商務部四部門已聯合下發《關於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針對新能源汽車出險率和維修成本較高、部分車型保險風險與價格不匹配、少數車輛投保不暢、部分車型保費較高等現象給出一攬子針對性舉措。

據悉,《指導意見》共5部分21條內容,其重中之重是將推進數據跨行業共享,探索保險車型風險分級制度,引導行業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實現消費者願保盡保,並擬對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以及商業車險基準費率進行合理優化。

“一攬子政策舉措,對當前新能源車險遇到的主要問題給出了非常明確的解決方案,且結合了短期和長期考慮,着力推進新能源車險供需兩側改革,通過綜合施策來系統化解上述矛盾,更好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華保險研究所首席保險研究員邱劍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車險改革政策的落實,新能源車險經營將更加精細化,有望實現更加健康的高質量發展。

創新新能源車險供給:擬優化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

2020 年以來,我國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推出新能源車險專屬產品,新能源車險業務增長迅速,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同時,由於新能源汽車階段性地出現了出險率和維修成本較高、部分車型保險風險與價格不匹配、少數車輛投保不暢、部分車型保費較高、新能源車險經營持續虧損等現象,引起各方關注。

針對上述難題,《指導意見》在創新優化新能源車險供給方面提出,保險業要充分發揮新能源車險在損失補償、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豐富商業車險產品供給,優化定價機制,推動經營提質增效。

其中,在穩妥優化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將對新能源商業車階自主定價係數浮動範圍進行合理優化。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新能源汽車發展時間短、車型迭代快,保險數據積累不足,基準費率存在偏差。”據悉,目前,新能源車險自主定價係數範圍爲[0.65,1.35],即保險公司可在基準費率基礎上最高上浮35%,最低下降35%,與燃油車自主定價係數範圍[0.5,1.5]相比,保險公司的調價空間受限,不能充分反映車輛的真實風險水平。

“針對部分車險價格與車輛風險不匹配,《指導意見》提出有效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新能源車險價格與風險更爲匹配,將提升市場經營主體的定價科學性。”

爲主動順應智能駕駛趨勢,《指導意見》在豐富商業車險產品方面,將支持保險業圍繞新能源汽車商業車險保障需求,創新優化產品供給,研究推出“基本+變動”新能源車險組合產品,支持新能源網約車根據實際運營情況靈活投保。研究探索“車電分離”模式汽車商業車險產品,爲相關新能源汽車墊供科學合理保險保障。

在優化商業車險基準費率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將充分發揮行業純風險保費在定價中的基準作用,完善行業純風險保費測算調整的常態化機制。

據悉,新能源汽車在投保時,往往存在兼職網約車按家用車投保、兼職營運貨車按非營運貨車投保等情況,但非營運車輛保險平均價格僅爲營運車輛的一半左右,導致保險價格與車輛使用性質存在錯配,保費充足度不夠。

“一些車型在家用車狀態下,其賠付率本屬於正常水平,但由於這些車型有不少數量用於網約車,卻是以家用車性質投保,交的保費少了,所以導致這些車型整體賠付率高於100%。”

針對部分車險價格與車輛使用性質錯配,《指導意見》提出將優化新車型車險定價標準,綜合考感新車售價、續航里程、動力性能、安全配置、保險車型風險分級等因素,提升定價精準度和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爲解決高賠付風險新能源汽車“投保難”問題,實現願保盡保,保險業協會引導建立了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支持上海保險交易所搭建“車險好投保”平臺。

據悉,“車險好投保”平臺將於2025年1月25 日上午10點正式上線,首批有10家大中型財險公司接入,第二批20家左右財險公司將在今年2月接入。

任何新能源車主在常規渠道投保遇到困難時,可選擇通過“車險好投保”平臺鏈接保險公司投保,且保險公司不得拒保。

在業內人士看來,引導行業建立高賠付風險分擔機制,並上線運行“車險好投保”平臺,是用中國特色方式統籌行業力量,引導財險公司主動擔當作爲,從根本上解決高賠付風險新能源汽車“投保難”問題的重要舉措,體現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降低新能源汽車運行成本:推進數據跨行業共享,探索保險車型風險分級制度

近日,中國精算師協會和中國銀保信聯合發佈的新能源車險最新賠付信息顯示,2024年,我國保險行業承保新能源汽車3105萬輛,保費收入1409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106萬億元,承保虧損57億元,呈現連續虧損。

具體來看,2024年,保險業共承保車系2795個,其中賠付率超過100% (尚未考慮財險公司日常經營管理費用成本)的高賠付車系有137個。

從客車看,承保車系1654個,承保2982萬輛,承保車輛數超過1萬輛的車系 301個,其中賠付率超過100%的車系有99個;從貨車看,承保車系1141個,承保123萬輛,承保車輛數超過0.5萬輛的車系55個,其中賠付率超過100%的車系有38個。

業內專家表示,新能源車階段性出現賠付率高企及承保虧損現象的主要原因來自以下4個方面:一是維修成本較高;二是出險率較高;三是部分車險價格與車輛使用性質錯配;四是部分車險價格與車輛風險不匹配。

“在維修成本方面,由於新能源汽車智能化、一體化程度較高,智能設備和配件局部損壞通常需要成套維修更換,對維修經濟性的考慮還有所不足。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採用維修授權模式,不同企業維修體系之間相對封閉,社會化程度較低,零配件和維修工時價格偏高。”來自中國精算師協會的專業人士表示。

從出險率來看,“2024年,新能源汽車中營運車佔比較燃油車高10個百分點,使用強度偏大; 新能源車主相對年輕,35歲以下車主佔比較燃油車高14個百分點,車主駕齡相對較短,新能源汽車提速快、噪音小,行駛過程中外界不易察覺,相對容易出險。”中國銀保信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下一步,中國精算師協會與中國銀保信將繼續推動跨行業溝通與數據共享,並根據實際需要,在必要時公佈賠付率超過100%的有關具體車系信息。

車險是汽車產業鏈的重要一環。“當前新能源車險出現高賠付的階段性特徵,反映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前後端還不協調,需要保險業和汽車產業協同聯動解決。”業內人士指出。

據悉,爲推動降低新能源車險運行成本,《指導意見》還提出通過產業鏈合作,推動降低維修成本,引導消費者培養良好用車習慣,推進數據跨行業共享,探索建立保險車型風險分級制度。

具體來看,在推動降低維修成本方面,《指導意見》提出,豐富新能源汽車維修零部件供給渠道和類型,鼓勵推動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通過技術開放,提升動力電池的維修經濟性,支持其自營或授權網絡向社會銷售“三電系統”配件。加強新能源汽車維修企業能力建設、建立完善維修和理賠標準,提升車輛維修和理賠標準化程度,降低新能源汽車全生命週期使用成本。

就數據跨行業共享來看,《指導意見》將推動實現新能源汽車數據跨行業合規共享,充分發得新能源汽車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釋放數據要素價值,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還提出探索建立保險車型風險分級制度,研究制定低速碰撞試驗標準,建立保險車型風險分級制度,充分利用社會化檢測資源,降低汽車企業負擔。綜合考慮低速碰撞試驗結果、易損零部件價格、常見維修項目工時等因素,及時優化保險車型分級等級推動其與商業車險保費相掛鉤,促進新能源汽車企業優化生產設計、完善零部件供給,提高維修經濟性水平,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