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丨《石窟寺研究(第13輯)》
Part.01
簡 介
《石窟寺研究》是我國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遺址考古、佛教藝術及石窟保護科技領域的第一本全國性專業出版物,由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和龍門石窟研究院合辦。2010年至2020年,每年發行一輯,共出版十輯;自2021年起,改爲每年發行兩輯。我們本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以出版研究石窟寺領域的最新學術成果爲己任,爲全國石窟單位、相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全面溝通與交流搭建良好平臺,以期推動石窟寺學術研究工作,促進全國石窟文物保護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Part.02
目 錄
Part·03
節 選
石門坊石窟與摩崖造像羣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城西10千米的石門坊風景區內,在石門山谷的最北端、古代崇聖寺遺址的北部懸崖峭壁上。石門坊造像應是崇聖寺的遺物。
目前,這裡共遺存59個摩崖造像龕和三個石窟,分佈在長約40米的峭壁上。西側兩窟距地面高約6米,現均無造像。1號窟進深2.4米,平頂,窟壁垂直,有鑿痕,三面起低壇。2號窟進深2.24米,平頂,窟壁垂直,正面起低壇。東側一窟距地面高約2米、進深2.4米、高1.7米,平頂,窟壁垂直,三面起低壇,正面壇上雕右脅而臥的佛涅槃像,像爲新塑。因崖壁塌落,對石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摩崖造像龕大小不等,最大的高1.03米、寬0.68米、進深0.29米,最小的僅高0.18米、寬0.1米。龕內造像雕佛、菩薩、羅漢及護法像中的天王、力士等形象。造像多有題記,據統計,能辨識字跡的題記28處,另兩處題記字跡漫漶。可辨識的年號一處爲明代宣德六年(1431年),餘皆爲唐天寶時期,分別爲天寶六年(747年)5龕,天寶七年(748年)2龕,天寶九年(750年)4龕,天寶十年(751年)1龕,天寶十一年(752年)1龕,另有5龕書天寶,但是具體爲哪一年無法辨識。從無年代銘刻的造像風格看,與有紀年的造像風格是一致的,應爲唐天寶時期所造。也就是說從唐天寶六年(747年)到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的五年時間內,應是石門坊摩崖造像的高峰期。關於造像題材,由題記看有阿彌陀像10龕(其中有8龕題名爲彌陀)、觀世音菩薩7龕(其中3龕題名爲觀音)、釋迦像1龕、藥師像1龕、下生像1龕、菩薩像1龕。無紀年但從造型上可分辨的有觀世音菩薩像4龕、文殊菩薩像2龕(有1龕是獨立的,另1龕與普賢菩薩同龕)、普賢菩薩像1龕、七佛像1龕、三世佛1龕。
仙姑廟石窟造像位於臨朐縣寺頭鎮焦家莊村北,禪堂崮東峰南側的懸崖峭壁上,有一窟。旁邊的崖壁上有明清時期的石刻,窟前的臺階立面正中雕一圓形獸頭。
石窟外立面呈屋山的樣子,通高2.1米、寬3.03米,三根檁條承託屋檐,下面的兩根檁條有櫨鬥承託。正中開長方形窟門,窟門高1.2米、寬0.97米。窟門上方雕兩飛天托起一菩薩。菩薩飾蓮花與火焰紋組成的桃形頭光,身形勻稱,圓肩,肩部飾兩個圓形物,配項圈,着僧祇支和長裙。披帛覆雙肩垂下,在腹下膝部交叉形成兩個弧形,上卷繞臂飄於體側。右手上舉執柳枝,左臂下垂手殘。跣足立於覆蓮上,覆蓮由兩飛天托起的高高的須彌座承託。從其手執柳枝看,應爲觀音造像。飛天折腰,披帛上揚,各伸一手托起基座。窟口兩側各雕一尊力士或天王立像,像已殘損,僅存輪廓和飛揚的披帛。左側護法像輪廓高98釐米,右側高97釐米。
窟內高1.37米、東西長1.17米、南北寬1.15米,造像已毀。覆鬥頂帳形窟,帳幔造型保存完好,頂上浮雕仰蓮。
從造像風格看,石窟開鑿於宋金時期。
歪頭崮摩崖觀音造像位於臨朐縣沂山風景區歪頭崮南坡,爲線刻摩崖造像,通高1.2米。菩薩頭戴花冠,腦後飾桃形頭光。面相方圓豐潤,雙目平視,表情靜穆。頸粗短,圓肩,袒上身,胸前佩項飾。披帛由雙肩向下,繞臂沿體側飄落。腰繫長裙。右腿屈起,左腿下垂,呈遊戲坐。造像左側刻有題記20字,橫刻“救苦觀音”,豎刻“善友韓氏法名淨全李宅吳氏李宅僱氏”。從造像風格判斷應爲宋金時期雕刻。
綜上所述,臨朐石窟及摩崖造像始於隋,此後唐至明歷代均有雕鑿,開窟造像最盛時期在唐。這一規律,與相鄰的同屬古青州地區的青州基本一致。石窟較少,多爲方形窟,只有一窟爲覆鬥頂帳形窟。造像龕分爲方形、長方形、尖拱形、圓拱形,以尖拱形較多。尖拱龕又以龕兩側至尖部轉折處有未形成折角、圓滑的折角和尖銳的折角分爲三種樣式。窟龕雕鑿均較爲簡單,龕內除主尊、脅侍造像外,極少其他裝飾。只是兩處造像龕稍顯複雜。
本文由 張睿洋 摘編自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 龍門石窟研究院 編《石窟寺研究(第13輯)》之《山東臨朐石窟及摩崖造像調查》。內容有刪節、調整。
(審覈:孫莉)
978-7-03-075887-3
定價:188元
賽博古
微信號|spkaogu
新浪微博|@科學出版社
文物考古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