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丨新春走基層:涼山州越西縣感恩社區的新生活

在彪炳史冊的脫貧攻堅戰中,我國創造了近1億人脫貧的人間奇蹟。四川涼山州越西縣是全國最後摘帽的52個貧困縣之一。今年春節前夕,總檯《新春走基層》記者來到了越西縣感恩社區,實地探訪易地搬遷羣衆脫貧4年來的新生活。

我們來到感恩社區時,社區書記伍加木帶着社區幹部們正在挨家挨戶做大摸排,幫居民們算算一年的收入賬。

感恩社區的脫貧戶按收入多少,實行紅、黃、藍、綠分色管理,返貧風險最大的是紅卡戶,要重點幫扶。

外出務工是脫貧人口就業的重要渠道。感恩社區6000多居民很多都沒有一技之長,幫助他們務工增收是社區幹部的重要工作。

在新一輪東西部協作中,寧波對口幫扶涼山州,每年都向越西縣提供6000多個崗位。石強是越西縣就業局局長,剛搬下來的時候,他拿着20個崗位信息到感恩社區,結果只招到兩個人。5年來,幹部們挨家挨戶給居民推薦適合的崗位,縣就業局幹部還常駐寧波,隨時幫務工羣衆解決困難。如今,感恩社區已經有2600多人出去務工了。

更難就業的是這些常年在家帶孩子的婦女們,社區幹部們鼓勵她們參加技能培訓,在家門口找到就業崗位。呷鐵西爾腿有殘疾,還有3個孩子。每次回想起在山上生活的艱辛,她就忍不住掉眼淚。爲了幫她就業,社區幹部往她家裡跑了十多趟,勸她去參加培訓,呷鐵西爾終於鼓起勇氣去西昌參加了一期彝繡技能培訓,眼界大開。

55歲的潘阿各參加了好幾種技能培訓,最終在烹飪培訓上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技能——包包子,在社區門口開起了包子鋪。

採訪期間,一位彝族大姐給伍加木戴上了親手繡的頭飾。此時,記者才意識到,她其實也只是個28歲的姑娘,正是愛美的年紀。

2024年,“社區老媽媽”伍加木真正做了媽媽,社區羣衆的日子也在她和社區幹部們的忙忙碌碌中一天天紅火起來,感恩社區6000多彝族羣衆的人均收入連年增長,2024年達到了13000多元。新春將至,好消息一個個傳來,社區扶貧車間接到了文創產品新訂單,20多名婦女可以在家門口掙到錢了,5位社區居民跟着又一批去寧波務工的隊伍出發了。

這幾天在大涼山這座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採訪,我們見到了很多像伍加木一樣事無鉅細、起早貪黑的基層幹部。從大山搬遷到縣城,從無所適從到安居樂業,每張笑臉背後都有他們的默默付出、負重前行,爲脫貧羣衆託舉起一份穩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