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拆彈實踐轉型正義 化包袱爲資產

萬安提案修法替政治受難者發聲,適用時間涵蓋兩蔣時代,藍委指出,等於間接承認促轉會與黨產會正當性。圖爲藍營在府前高喊「廢東廠!廢促轉會!」(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主動提案修正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覆條例》,外界解讀是提前拆解臺北市長選戰的未爆彈,蔣萬安其實無可迴避,也毋需諱言,畢竟蔣家第四代的身分從政資產,也是包袱

歷史有偶然,也有必然。蔣萬安拋修法議題,等於承認兩代先祖當年是威權統治,引發熱議,恰巧今天是蔣經國逝世33年的日子臺灣選戰被對手刨墳挖祖宗已成常態,蔣家血源必會被綠營攻擊,2019年底雙帥對決立委,綠營名嘴酸諷蔣萬安「白姓蔣」就是一例。

歷史其實承載一體多面,縱有過也該論功。當年戒嚴的確造成許多冤獄,然而若非當年威權統治,臺灣早成中共治下一省,哪來現今民主選舉?如同昨天有人歌頌蔡總統陸委會主委時「保住護國神山臺積電」,但若無蔣經國推動竹科,邀張忠謀海外科技人才返臺投入臺灣科技產業,今日哪來臺積電成爲臺灣之光?

蔣萬安的處境類似國民黨縮影。當年國民黨政府耕者有其田、國民義務教育、十大建設、開放黨禁施政,使臺灣逐步富足民主,理應是爭取民心資產,但被民進黨長期操作到只剩白色恐布,反成選舉包袱。其實最可惡的,是以「轉型正義」之名,謀取「政黨利益」的政權,促轉會成立迄今,對賠償被害者及返還沒收財產遲無進展,卻積極威索國民黨史料恫嚇開罰,正印證追求政治利益遠大於實踐正義。

對蔣萬安而言,「蔣家血源」雖是包袱,卻也有兩蔣治理臺灣之功的從政資產,他帶頭修法,有何不可?從選民結構來看,蔣氏是藍營正朔,力踐「轉型正義」可獲青年、中間及淺綠選民認同,爭取選票。所謂「拿國家錢洗白」酸言,不過是綠委想操作白色恐怖遺緒續謀政治紅利不值一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