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靠碳交易拚淨零 本末倒置

國際碳權交易平臺昨天啓動,新成立的臺灣碳權交易所也交易首批碳權,碳權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稱之爲國家淨零減碳路徑的里程碑。不熟悉國際碳定價趨勢的人,可能就被這句大內宣給迷惑了,事實上,國內碳費費率遲不公佈,減碳行動也遲滯不前,政府卻急着當民間碳權交易的買辦,既是本末倒置,更可能造成企業誤解「淨零,用錢買就有」。

國際碳權價格近來一路走跌,主因是國際上在這一年內,陸續被踢爆碳權造假的醜聞,漂綠的碳權充斥,包括雀巢、時尚品牌GUCCI等國際企業,紛紛放棄買碳權抵排碳做碳中和,迴歸實質減碳,避免得不償失。

其次,國際碳權交易早有相關交易機制,政府硬要參一腳不是不行,但要對交易的碳權掛保證,萬一「出包」怎麼辦?碳交所雖要求賣方上架的碳權,應符合五年內的碳權年分、碳權專案應符合三項以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條件,卻不對社會大衆公佈碳權來源、認證組織、專案編號等可溯源的公開資訊,比證交所交易的股票還不透明,起碼要比照臺積電的碳權品質採購標準,交易的碳權纔有公信力。

歸根究柢,國際要看的是臺灣到底減多少碳、邁向淨零的路上做了哪些努力,而最簡單的檢驗指標,就是國際普遍採行的碳定價制度。

全球七十三個實施碳定價的國家,近半徵收碳稅,近半採排碳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ETS),臺灣偏偏獨步全球,創立碳費制度,不僅脫離國際主流,一噸碳要收多少錢遲不公佈,傳出每噸收十美元,工商界的碳焦慮不斷升高,面對歐盟將課徵碳關稅,一噸要價約八十歐元以上,根本難與國際接軌。

碳交所、環境部明知此次碳權抵不了碳費和歐盟碳關稅,仍讓國際碳權交易上路,對買碳權用在哪些用途,沒有強制公開的配套機制,對趁機漂綠的業者大開方便之門,也可能誤導企業減碳不必努力,買碳權來抵就行了。

二○五○淨零,加速實質減碳纔是正辦,碳交所熱中碳權交易,環境部不能冷眼旁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