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鐵道藝術村大變身 鐵道迷朝聖夯地

新竹市長林智堅肯定文化局智邦基金會運用藝術巧思改造鐵道藝術村。

新竹振道記者陳駱宜宏、蔡文綺/新竹報導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座落大陸橋鐵軌旁,過去空間昏暗、動線不佳,市長林智堅投入2887萬元改造,讓日治時期鐵道老倉庫改頭換面,成結合藝廊咖啡廳親子空間、藝術家工作室的「後站藝文走廊」,7月正式開放。其中戶外「追火車月臺」與鐵軌距離不到1公尺,是全臺離鐵軌最近、最多火車種類經過的鐵道藝術村,吸引文青、鐵道迷前來「朝聖」,民衆來此除看展、喝咖啡,更可近距離享受「追火車」樂趣。

鐵道藝術村位於花園街64號,前身爲新竹站鐵路倉庫,興建於日治時期,已有76年曆史,以檜木橫樑紅磚牆與屋頂黑瓦建成,採無樑柱設計,爲建築最大特色,104年被登錄列爲歷史建築。

爲提升城市美學,市長林智堅上任後爭取文化部經費,共投入2887萬改造鐵道藝術村,邀請專業策展單位智邦藝術基金會進駐、空間改造專家蔡明穎建築師重新規劃倉庫空間,打掉過去阻礙光線、動線的複雜隔間,將400坪空間設計爲開放式展場,陽光與空氣自然流通,一掃過去昏暗、動線不佳的印象,民衆可自由休憩、看展,還可體會火車近距離在窗外經過的意外驚喜。

林智堅肯定文化局與智邦基金會運用藝術巧思,將城市美學概念注入設計,還原建築原始木造紅磚風貌,讓光線自然進入,營造空間寬闊感,一改過去悶熱、黑暗的倉庫印象。他表示,鐵道藝術村現已有多位在地青年藝術家進駐,賦予空間濃厚藝術創作氣息,親子閱讀空間與藝術咖啡廳的設計,更拉近藝術與民衆距離。

「要帶小孩來這裡逛展看火車!」林智堅表示,改造後的藝術村結合藝廊、輕食餐廳、多功能教室等多元功能,讓藝術更親民,適合全家大小攜手走訪,一起看展、上課、追火車。文化局強調,本次改造讓軟硬體同時升級,目前已規劃今年度動態藝術系列課程與親子共學活動,將藝術村打造爲親子休憩、學習空間。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新竹鐵道藝術村是全臺離鐵軌最近、可以看到最多火車種類的藝術村,7月開放以來已吸引許多大小朋友每天來數火車、追火車。本次改造設置距軌道不到1公尺的戶外追火車月臺,悠閒木造平臺讓民衆有機會近距離觀賞多種稀有火車,包括內灣支線觀光列車軍事基地軍備運輸車、東部幹線觀光列車,是鐵道迷朝聖的打卡亮點。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鐵道藝術村改造後新設「駐村藝術家工作室」,吸引來自各地藝術家爭取進駐,「翻轉以前黑暗封閉的印象」。在地人黃小姐剛踏入藝術領域,親眼見證到藝術村改造前後的改變,已規劃2年後申請駐村工作室專心創作;來自臺北的李娟老師日前來參訪,一眼愛上鐵道藝術村的駐村空間,計劃未來定居新竹市,臨藝術而居。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新竹市長林智堅上任後致力於提升城市美學,包括啓用新竹241藝術空間、改善影像博物館,並和新光人壽溝通,啓動新竹州圖書館修復計劃,空軍工程聯隊禮堂舊址也將改造成爲音樂藝文Live House展演空間,爲老建築注入新生命。此外,包括前後站地下道、新竹轉運站護城河親水公園等公共建設,也以人本、美學概念規劃,逐步翻轉城市風貌。

鐵道藝術村7月正式開幕,開幕展演扣緊建築歷史、新竹地方人文主軸,邀請國際級攝影大師阮義忠展出攝影生涯40年來的「新竹攝影創作」,7月15日開展,邀請民衆藉由作品回到充滿純樸人情、紅磚老屋的新竹,在老建築中看見年少時光。相關活動資訊請洽1999市民服務專線,或撥打03-5628933向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