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調研行·創新北京 | 當機器人的AI“眼睛”看向世界

從五彩斑斕的物料堆中準確無誤地抓取目標貨物、將零散的快遞箱盒有條不紊地碼放整齊、搭載電池模組在汽車組裝生產線上遊刃有餘地實現裝配……

工業機器人靈活工作,少不了一雙敏銳的“眼睛”。近日,在位於中關村科學城的“小巨人”企業梅卡曼德實驗室裡,人民網“行進中國”北京調研採訪團看到了各具特色的機器人AI“眼睛”。它們看似簡單,卻都有世界領先的看家本領——有的能在強光下精準識別反光物,有的可以清晰辨認透明邊緣,還有的可以輕鬆分辨混雜在一起形狀各異的大小物體。

從20世紀90年代初簡單的光電傳感器,到21世紀初2D視覺系統的普及,再到今天3D視覺與AI深度融合,工業機器人的“眼睛”不僅越來越明亮,還學會了思考與判斷。

與歐美日韓等傳統工業強國相比,中國在3D視覺與AI融合的道路上展現出後來居上的態勢,並在一些細分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國泰君安證券研報顯示,在移動機器人引導應用中,我國內資初創型3D視覺廠商處於領先地位。

AI“眼睛”在中國順利成長,得益於快速增長的廣闊市場空間。2010年以來,我國製造業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2015年發佈的《中國製造2025》,吹響了工業智能化號角,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開始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已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近兩年市場份額已超過全球一半。在此期間,隨着AI技術的迅猛發展及突破性的進步,梅卡曼德、商湯、極智嘉等一系列專注於“AI+機器人”領域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通過對AI算法的加強投入,實現快速成長。

在國內落地成熟後,AI“眼睛”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憑藉自主研發的AI視覺算法等競爭優勢,中國企業在海外斬獲了不小的份額。“過去幾年我們的國內外業務同時保持高速增長,尤其是海外營收更是每年翻倍,今年海外業務佔比預計會超過50%。”梅卡曼德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短短十幾年間,AI“眼睛”就完成了從“0”到“1”的進化,並逐步看向世界。

如今,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浪潮,爲機器視覺的更廣泛應用鋪設了一條全新的高速公路。據瞭解,目前,通用視覺大模型賦能下的機器人,正在逐步發展出具備與人類自然語言交互的能力,可以完成更復雜的任務,適應更多樣的環境,從而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

與時代浪潮共舞,AI“眼睛”的故事未完待續,精彩可期。(劉紅、崔東、趙竹青、黃盛、王曉嘯、董兆瑞)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