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的人工繁殖

早在八十年代初,北京動物園專家曾斷言,在人工條件下,繁殖大熊貓難!難!難!三個難字,指的是:授精難、懷孕難、育幼難。

1990年,是基地解決“育幼難”的突破之年。

從野外送到成都搶救的幾十只大熊貓康復後,分別送往它們原生地放歸,部分調往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動物園,成都動物園留下了6只,成爲“基地”熊貓的“老祖宗”。

老主任李光漢說,在1990年以前,人工繁殖成活率只有33%。究其主要原因是熊貓媽媽生下雙胞胎之後,通常只養一隻,要丟棄一隻。還有個別熊貓媽媽缺乏經驗,不會帶娃娃。讓熊貓媽媽養好雙胞胎,讓有經驗的媽媽能當上缺奶水的娃娃的“奶媽”,是提高成活率,突破“育幼難”的關鍵。

當時,比較流行的權威說法是,熊貓幼育要絕對安靜,人決不能去驚動它。動物園的黑熊、棕熊媽媽生下幼仔後,護仔性特別強。熟悉它們的飼養員食物也離得遠遠的,哪怕糞便堆積如山,臭氣熏天也不能接近它。如果它受了驚,哪怕聞到一點異味,就會惶恐不安,立刻咬死幼仔。類似的悲劇在小熊貓媽媽分娩後也發生過。

大熊貓會不會像黑熊和小熊貓那樣,一有動靜就咬死幼仔?這是大熊貓行爲學研究上的盲區

1963年9月14日,第一隻人工圈養的大熊貓在北京動物園誕生。那時,何光昕作爲北京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值了兩個月的夜班。他回憶說,那時環境絕對安靜,除個別投食的飼養員,任何人不得接近大熊貓母子。真是比伺候“萬歲爺”還小心百倍。但是,大熊貓畢竟與黑熊和小熊貓不一樣,它應該有自己的“行爲學”。不弄清楚熊貓媽媽的行爲規律,就無法提高幼仔成活率。大膽接近熊貓媽媽,把丟棄的幼仔拾去人工餵養,又引發兩大難題:一是育幼箱保持多高的溫度?二是給它喂什麼奶?他們沿用人工哺育老虎、獅子幼仔的經驗,因陋就簡,釘個木箱,在木箱裡吊上個燈泡,保持攝氏30度左右的溫度,結果幼仔冷得不行,兩三天就被凍死了。

1988年,美美生下了雙胞胎。飼養員左紅周永珍胥桂蓉等,把幼仔用小毛巾包起來,緊貼胸脯,輪流用人體溫暖小寶寶,效果不錯。後來,獸醫鍾順隆設法雙胞胎熊貓測得熊貓媽媽懷抱的溫度——攝氏36至37度。以後,有了自動育嬰箱,這就成了“經典溫度”。

至於給熊貓幼仔喂什麼奶,更是煞費苦心!牛奶羊奶全試過了,最後嘗試人奶。基地曾派人到醫院產房去討人奶。女工陳秀清剛分娩,奶水足,在熊貓產房隔壁安了一張牀,自願擠出自己的乳汁餵養熊貓小寶寶。

此舉,曾讓中外專家們感動不已:這是人類向大熊貓幼仔敞開了胸懷,展示出偉大的母愛

但是,人奶也無法延續熊貓幼仔的生命。經分析,初生幼仔必須吃上媽媽的初乳。那初乳,像綠色的菜汁水,卻包涵了人工無法合成的豐富的抗體。只有吃上初乳的熊貓寶寶纔有存活的希望。

這意味着,要設法把初生的幼仔乙偷走,讓熊貓媽媽先給懷中的幼仔甲喂上初乳,再設法偷甲換乙,讓雙胞胎能輪流吃上初乳。太冒險了!1989年,飼養員和獸醫鍾順隆曾嘗試過,將塗過美美尿液的幼仔送入美美懷中時,美美突然發怒,分別踩死一隻咬死一隻幼仔。這,是不是又觸犯了“權威”定下的鐵律

1990年,慶慶生下雙胞胎。高興之餘,讓何光昕、李光漢二位主任爲難,讓技術負責人宋雲芳葉志勇犯愁——該怎麼辦?去年,付出了兩隻幼仔夭折的慘痛代價,今年還敢試嗎?討論來研究去,只有一條路,不冒險,永遠無法前進。在外出差的張安居局長表示支持,再試一試。

飼養員把一盆甜甜的牛奶遞到慶慶面前,遮住了它的視線,就在它注視着奶盆時,把一隻新生仔給偷出來。慶慶絲毫沒有察覺。

新生仔被送進了溫暖的育嬰箱。等慶慶把懷中的新生仔餵飽了,再趁送食物之時施“調包計”。也許是飼養員太緊張了,也許是慶慶突然有所察覺,飼養員不敢太接近慶慶,把塗了慶慶尿液的新生仔放在地上。新生仔像一隻沒毛的小耗子,在地上嘰嘰叫着,蠕動着,引起慶慶的注意。它不明白,剛纔還在懷中的娃娃,怎麼會爬在地上了。

這時,在外觀察的所有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慶慶起身走過去,嗅了嗅地下的娃娃,伸出粉紅的舌頭舔了舔,然後輕輕把它叼起來。成功了!兩隻新生仔都吃上了初乳。它們被反覆對調,輪流吃母乳和人工合成奶,長得非常健壯。第一次只有兩毫升(只有兩滴!)的珍貴初乳,成就了一隻熊貓的生命。熊貓並不像黑熊、棕熊和小熊貓那樣護仔。這一行爲學上的新發現,推動了大熊貓人工圈養史上的重大突破!

1992年,大熊貓雙胞胎培育的成果,通過了四川省科委組織的重大成果鑑定,先後被評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建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首創的雙胞胎育幼技術,很快公佈於世,得到廣泛的應用。基地還派員去上海、福州、重慶等地的動物園,幫助其解決“育幼難”的問題。

如今,熊貓雙胞胎的養育已不成問題。“英雄媽媽”慶慶不僅能養自己生下的雙胞胎,還可以幫助其它姐妹哺育幼仔,當好三個、四個幼仔的奶媽。最能幹的當數婭婭,除了給自己生的雙胞胎餵奶,還幫助不太會當媽媽的蜀蘭奇緣嬌子喂娃娃,做到了“一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