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障生求職難 適用「職務再設計」

有學習障礙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有工作能力,也有工作意願,卻因不被理解、人際溝通誤會,求職處處碰壁。圖爲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十年,學習障礙生人數急速成長,躍升爲特教生最大宗的類別。本報年初報導,被視爲「隱形障礙」的學習障礙者,在學校裡適用特殊教育法,有特教資源「接住」,但出了校園卻因不易取得身心障礙證明,被就業資源「漏接」,導致求職處處碰壁淪職場弱勢,引發迴響。勞動部放寬學障生適用職務再設計,近期將再鬆綁適用職業輔導評量。

歌手蕭敬騰曾因閱讀障礙,學習成績跟不上,像他一樣外表無法辨識、有學習障礙的學生被稱爲「隱形障礙者」,十年來人數翻了近二倍,一一二學年,各級學校特殊教育身心障礙學生約十二萬一千多人,學習障礙最多,有四萬八千多人。

學障生在學時期受到特教法保護,適用特教資源,踏進職場後卻因不易取得身心障礙證明,無法使用勞動部的職業重建服務,求職路像一場永無止盡的障礙賽。

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勞工主管機關應參考身心障礙者就業意願,由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評估其能力與需求,訂定適切的個別化職業重建服務計劃。職業重建服務,包括職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就業服務、職務再設計、創業輔導及其他職業重建服務。

勞動部在五月初放寬讓學障等特教生適用職務再設計,更表示,近期預計再鬆綁職業輔導評量。

臺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理事長郭馨美說,學障孩子異質性高,需要完整的系統性訓練,現在能先透過職務再設計,使用輔具、專人輔導如何改善作業SOP、工作設備,讓學障者更能上手。

但她也提到,光有職務再設計、職業輔導評量還不夠,學障孩子更需要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依個案能力與需求,連結多方資源,制定就業前職訓、安排見習準備、就業媒合、就業支持、穩定就業後持續追蹤輔導等支持服務。

她指出,勞動部對就業困難者定義嚴格,許多成年的學障者無法取得身心障礙身分,因此錯失勞動部的就業協助資源,勞動部雖宣稱到一般就業服務站也可能做職涯諮詢,或參加職業訓練,但若沒有對症下藥,成效通常不大好,出社會的學障青年只能自力救濟。

勞動部發展署身特組副組長何維敦解釋,後續的職業重建服務,因是以身權法的概念處理,必須是具備身心障礙身分的人才能適用,非身心障礙身分的特教生,仍可到一般就業服務中心。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