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搶票平臺擁TB級能力 臺灣產業走向AI人工智慧缺「一項關鍵」

我們已經正式進入AI時代了! 法新社

遙不可及的夢想已經變得唾手可得

人工智慧再度崛起與成功落地,驅使產業紛紛進行以資料與AI爲動力的數位轉型,加上以消費者爲中心的服務生態系因而重整成形,催生全新的智慧製造與服務產業鏈。

就因爲這些科技業打着AI的成效領頭加入競賽,使得幾乎所有產業都翻天覆地,所以不得不說,我們已經正式進入AI時代了!

在這裡也做個置入性行銷:2023年4月由行政院公佈的國家級「臺灣AI行動計劃2.0」,其實就是要實現以AI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以AI協助增進社會福祉、讓臺灣成爲全球AI新銳爲願景。

(本文出自《當數位轉型碰上生成式AI》

例如,開發一個能讓數十萬人同時連線使用的演唱會搶票平臺或手機App已經愈來愈容易,甚至擁有超大量如TeraBytes(TB)級的資料處理能力,以及儲存資料量之設計,也變得不再困難。

所以,當全世界主要科技強國已經將AI視爲極具價值的投資,並針對AI的技術研發、人才培育及產業轉型之需求,陸續提出政策措施並投注可觀資源的同時,如果國內的產業也能搭上這一波的順風車,進行數位轉型的話,產業AI化的理想就將逐步實現了。

數位轉型的第一要務:全面革新企業文化

衆所周知,數位轉型的實質意涵,就在於企業重新定義商業模式、營運流程與客戶體驗,並且進一步找到提升競爭力與創造營收的方式。

然而,當臺灣的企業甚至傳產業都普遍能掌握部分數位化的工具,就有了把小東西做大的能力(從「點」到「線」),甚至把小產品做到一系列不可或缺的產品「線」的能力。

目前這些企業所缺乏的一項關鍵能力,就是自創一個有故事、有背景的價值主張,也就是以一個「面」或是一張「網」的方式抓住顧客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集團或事業羣裡的員工,真正把具有潛力、只是還不見成效的構想做到夠激進、以及夠完整,甚至敢於破壞既有企業的部分現有價值,纔是真正的在數位轉型浪潮中的企業創新及永續能力。

過去臺灣所謂「隱形冠軍」的第一代黑手創辦人常說,他們是帶着兩個塞滿產品及型錄的超大皮箱,搭經濟艙飛越半個世界「逐展會而居」的遊牧族。

然而,到了第二代或第三代接班人掌權時,舊有的優勢往往矇蔽了危機感,以爲在原來的商模上聚集更多資金來放大產量就是王道,至少財報上看起來獲利還是相當誘人,故步自封的後果,就是等到競爭對手兵臨城下時,才突然意識到危機已經發生了。

其實,危機可能早就來敲過兩三次門,只是守舊的企業文化聽不到敲門聲,也就無法及時反應。所以,數位轉型的第一要務就是必須全面革新企業文化,由大老闆帶頭傾聽、居安思危,建立起一個能迅速應變的環境與文化。

優質服務讓顧客買單

當然,緊接着數位轉型之後的重要工作,顯然就是結合數位科技與既有營運模式的進化,而且要從營運流程、價值主張及顧客體驗做起。簡單說,就是以顧客的價值與體驗做爲企業核心活生生的實證,做到不斷持續更新的漸進式轉型。

以製造業爲例,過去的顧客想買的是「便宜且優質」的產品,現在的顧客則會買「有故事且來自優質品牌」的產品;至於服務業,過去的顧客同樣會掏錢買便宜且優質的服務,但現在的顧客想要買的,已經變成「有願景、有環境使命感」的優質體驗服務。

原因無他,因爲「顧客體驗」會使產品或服務自動升級,讓使用者覺得他與你(創造出來的)的使命感有了連結──這個連結,也就是所謂的「買故事」情結。

如此一來,就會變成顧客打從心底的買單,也就是你不僅是今天賺得到他的錢、也能保證明天、後天他都會心甘情願地掏腰包。

不幸的是,當你在Google輸入關鍵字「數位轉型」或「數位轉型案例分析」時,眼下你只會搜尋到一篇接一篇的理論性文章,以及一個又一個的國外案例,內容更是乏味到讓人呵欠連連。

根據我的實務經驗,其實產業不同、數位轉型的模式也就大異其趣;即使是同一產業,也會有不一樣的轉型模式。

(本文出自《當數位轉型碰上生成式AI》 作者:蔣榮先 )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