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不法貸款中介風險

近年來,隨着個人消費貸款需求不斷增長,不法貸款中介、電信詐騙不法人員盯上了這塊“蛋糕”。他們或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或未經授權、假借銀行名義行事,通常打着“無抵押、無擔保、低息免費”等名號,誘騙消費者辦理貸款。

不法貸款中介的最終目的是騙取高額手續費、快速斂財,甚至誘導借款人成爲洗錢的工具。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近日發佈的消費者風險提示稱,不法貸款中介具有三大風險。

風險之一是騙取高額手續費。如果消費者通過不法貸款中介獲得了貸款,中介機構會要求消費者將貸款打入指定賬戶“走賬”,隨後,這筆資金將以手續費的名義被截留,消費者很難將其追回。風險之二是服務名不副實。哪類消費者容易被不法貸款中介盯上?對貸款業務流程不熟悉或者自身徵信記錄有問題的消費者。不法中介聲稱自己神通廣大,有內部渠道,能“迅速放款”,但其結果往往是,中介慫恿消費者從各類網絡借款平臺申請高息貸款。風險之三是涉嫌電信詐騙。通過不法貸款中介,消費者不僅無法獲得貸款,還將淪爲電信詐騙的工具。具體來看,中介機構會告訴消費者,如果想要獲得貸款,消費者的個人銀行賬戶中必須有大量資金,中介可以爲消費者提供這筆資金。這時,不法中介將涉詐資金轉入消費者的個人銀行賬戶,然後要求消費者到銀行網點取現,再將這筆錢交給指定人員。由此一來,消費者徹底淪爲電信詐騙分子的工具,成爲犯罪鏈條中的一環。

爲了嚴防不法貸款中介,近日已有多家商業銀行先後發佈風險提示,提醒金融消費者嚴防貸款中介的違法違規行爲,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郵儲銀行推出的個人消費貸業務,即‘郵享貸’,僅按照貸款合同約定收取貸款利息,無需支付中介費、代辦費、手續費等費用,也從未與任何不法中介開展業務合作。”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相關負責人說,消費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可通過郵儲銀行手機銀行APP、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微信公衆號等渠道直接申請,也可前往營業網點等安全、正規的渠道辦理業務。

貸款的審批、發放不存在任何所謂的“內部渠道”或捷徑。“銀行將依據客戶的個人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綜合評估,以此確定貸款辦理結果。”郵儲銀行上述負責人說,接下來,該行將持續加大對不法貸款中介的打擊力度,如有第三方存在冒用郵儲銀行名義並通過非官方渠道虛假宣傳、提供諮詢、協助辦理貸款、收取中介費等不法行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堅決維護金融市場的安全與穩定。

如果消費者確有貸款需求,應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發佈的消費者風險提示稱,如有借款需求,消費者首先應通過銀行等正規機構辦理,如果確實需要通過中介機構,要注意覈實中介機構的資質,詳細瞭解中介服務合同內容,警惕貸款營銷宣傳中所謂的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息費標準等虛假宣傳行爲。此外,消費者在辦理貸款業務時,要注意查看綜合息費成本、還款要求等重要貸款信息,同時堅持誠信理念,向正規機構提供真實的貸款申請資料,珍惜個人信用,理性借貸,及時還款,尤其不要隨意向無關賬戶轉賬,警惕“刷流水”“走賬”等打款要求。如果消費者已陷入不法貸款中介陷阱,要保存好相關證據,及時通過報警、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經濟日報記者 郭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