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埋場熬成公園 山豬窟出運啦
臺北市南港區的山豬窟垃圾掩埋場覆育變身公園,27日以嶄新的生態景觀曝光,民衆也在假日搶先體驗在草園奔跑放風箏的樂趣。(鄧博仁攝)
垃圾掩埋場搖身一變爲生態公園!北市南港區「山豬垃圾掩埋場」自民國100年起不再處理廢棄物,進行生態覆育,打造當地成爲適合民衆休憩的「山水綠生態公園」。昨(27)日公園開幕,環保署長沈世宏與臺北市長郝龍斌蒞臨剪綵。
郝龍斌參觀園區時笑說,山水綠公園達21公頃,足足是2個大巨蛋的基地面積、也相當於10個小巨蛋的大小,不僅成爲南港區新地標,更是民衆接近大自然生態最好的去處。他期待,未來若能持續達成垃圾減量目標,臺北市應可出現更多類似山豬窟垃圾掩埋場的活化個案。
環保局表示,以往民衆對於垃圾掩埋場總是覺得既髒亂又飄着惡臭味,這次將山豬窟改造爲生態公園,「是垃圾掩埋場活化的好例子!」
參與掩埋場改造的南港社區大學環境社造老師潘文彬表示,園區改造以生態友善爲主軸,盼打造一個適合動植物生長、供民衆閒暇時遊憩的場所。
潘文彬指出,經覆育後,現在的山水綠公園內可見到具原始風貌的野溪、楓香林區、油桐花林區,以及有「四季樹」之稱的臺灣欒樹,各種不同的林相,爲山水綠生態公園營造出多元的景緻。此外,因園區環境覆育有成,也已經吸引許多保育類動物棲息,包括臺灣藍鵲等,都可在山水綠公園見到。
環保局指出,除了園內動植物物種多樣,各式硬體設施也是利用舊有設施修建,如經過修復的自行車可供民衆在園區內騎乘、踩高蹺與滾鐵圈等兒童遊樂設施,未來計劃舉辦假日農民市集,販售當地農民所栽種的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