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精準治療基因檢測扮關鍵角色 病患家屬:省約90多萬藥費

義大癌醫院副院長饒坤銘說,站在治療病人的立場,多會鼓勵病人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有檢測,就有治療的機會」。本報資料照片

基因檢測讓晚期癌症病患獲得精準治療,但也需要面對抗藥性問題。75歲張先生,2年多前因臉色、皮膚呈黃色,合併皮膚癢、白色糞便等,就醫確診爲膽管癌。女兒張小姐說,當時爲減少爸爸治療痛苦,參與標靶藥物臨牀試驗,並進行基因檢測,隨即用藥治療,爲家裡省下約九十多萬元藥費,基因檢測對病人來說,「真的很重要」。

張小姐說,2年前的父親節前夕回到家裡,看到爸爸臉色、皮膚呈黃色,詢問發現,還有皮膚癢、白色糞便等,聽到爸爸描述不適症狀後,身爲護理師的她,驚覺不對勁,立即安排就醫檢查,並經手術切除膽管、胰臟等,可說是腹腔最大的手術,在腹部留下十多公分傷口。

張小姐說,爸爸住院約一個月,體重從83公斤掉至70公斤;醫師當時認定,腫瘤應沒有轉移,但以防萬一,進行電腦斷層檢查。沒想到,檢查竟在肝臟發現腫瘤,爸爸立即從第一期患者成爲第四期患者。

張小姐說,「當時的心情,真的是晴天霹靂」。因當時爸爸術後瘦了一圈,爲了減少化療的痛苦,在醫師建議下,參與標靶藥物臨牀試驗,並進行基因檢測。

張小姐說,在未通知是否符合用藥在資格時,在醫師建議下,先自費5個療程,花費約50多萬元,所幸,爸爸符合藥物使用對象,進入臨牀試驗,再經過8次療程,這時就爲家裡省下約90萬元藥費,其中也合併採用化療,但標靶藥物隨即出現抗藥性,必須更換藥物。

但更換標靶藥物後,藥物沒有健保給付,每次須自費約13萬元,但治療5個療程約花費60多萬元後,腫瘤持續長大,控制效果不佳,爸爸也不想再花錢而停用,迴歸化療,目前就是固定化療。

張小姐說,爸爸也十分樂觀、開朗,身體狀況好的時候,還可以和朋友外出旅行。她認爲,基因檢測對病人來說很重要,不僅可精準治療,也能省下許多醫療費用,雖然最後仍可能因爲抗藥性而必須停藥。

收治張先生的義大癌醫院副院長饒坤銘說,站在治療病人的立場,多會鼓勵病人檢測,「有檢測,就有治療的機會」,但目前包括乳癌雙標靶藥物等藥物給付,僅用於晚期病人,呼籲健保署應擴大適用對象,讓病人及早治療,「給病人活下去的希望,也能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