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農商銀行擬虧3.4億甩百億包袱,誰來接手

鄭州銀行之後,上市銀行又現百億資產轉讓,這次是在港上市的廣州農商銀行。湘財Plus注意到,廣州農商銀行轉讓的資產主要爲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等行業的貸款,賬面價值爲103.40億元,擬轉讓價格爲100億元,預計交易產生稅前虧損3.4億元。截至目前,交易的對手方尚未公佈。

百億資產包含38.41億不良貸款 預計產生虧損3.4億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這筆擬轉讓資產債權金額爲145.92億元,其中發放貸款及墊款本金118.61億元、利息26.72億元,代墊司法費用0.59億元。考慮已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等因素,擬轉讓資產賬面價值爲103.40億元。

據廣州農商銀行公告披露,擬轉讓資產主要爲涉及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等行業的貸款及墊款。按照逾期情況分類,逾期3年以上0元,逾期1年以上14.23億元,佔比12%,逾期90天以上38.41億元,佔比32.38%;按照風險分類,關注類80.2億元、次級類24.17億元、可疑類6.44億元、損失類7.8億元,分別佔比67.61%、20.38%、5.43%、6.58%。

△廣州農商銀行公告。

按照商業銀行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貸款歸爲不良貸款,這意味着上述廣州農商銀行擬轉讓的資產包括38.41億元不良貸款,佔比32.39%。

考慮擬轉讓資產的賬面價值、流動性、現行市場折扣率等因素,廣州農商銀行初步估計以100億元的價格轉讓。該行表示,該轉讓價格考慮了債務人及擔保人現金流情況、資產對應抵押物類型、抵押物價格,以及市場需求、轉讓條件、轉讓時限等方面因素。

截至目前,上述資產的購買方尚未確認。按照賬面價值計算,廣州農商銀行的這筆交易預計稅前虧損3.4億元。

上述交易順利完成後,獲得的100億元資金將用於廣州農商銀行一般性運營。該行表示,此次交易將有效降低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計提額,提升風險抵禦能力,提高經營效率與盈利能力,同時優化業務結構和資產質量,爲實現整體穩定運營及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餘額佔比超3成 不良率降至5.59%

據信息披露報告,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廣州農商銀行集團口徑下資產總額爲1.37萬億元,負債總額爲1.27萬億元。2024年1-9月,該行集團口徑下實現營業收入112.86億元,實現淨利潤21.19億元,同比下降23.38%。

△廣州農商銀行。

另據廣州農商銀行2024中期報告,該行持續加大風險化解和不良處置力度,截至2024年6月末,該行集團不良貸款率1.87%,與年初持平。

其中,該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餘額29.67億元,佔公司不良貸款餘額的31.40%,不良貸款率爲5.59%,較年初下降0.35個百分點,在所有行業中不良率最高;批發及零售業緊隨房地產業之後,不良貸款餘額爲25.73億元,佔比27.23%,不良貸款率爲5.23%,較年初下降0.42個百分點。

湘財Plus注意到,廣州農商銀行2024年多次收到監管罰單,其中涉及因貸款問題的包括:

1月,海珠支行因貸後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40萬元;

2月,總行因以自營資金向“四證不全”固定資產項目提供融資、同業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向“四證不全”固定資產項目發放貸款、貸後管理不盡職等12項違法違規問題被罰款800萬元;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區分行以自營資金向“四證不全”固定資產項目提供融資被罰款45萬元;番禺支行、冼村支行、華夏支行向“四證不全”固定資產項目發放貸款、貸後管理不盡職,分別被罰款115萬元、40萬元、45萬元;白雲支行併購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60萬元;

9月,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花都分行因貸款風險分類不準確,罰款45萬元。

鄭州銀行此前向本地AMC轉讓資產 價格也是100億元

這是2024年下半年,上市銀行中第二筆百億資產轉讓。此前10月,鄭州銀行向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售賬面價值約爲150.11億元的信貸資產及其他資產,轉讓價格也是100億元,其中50億元以現金支付,50億元以信託受益權方式支付。(回顧:鄭州銀行甩不良包袱,國資花100億接手)

△鄭州銀行。

據湘財Plus此前文章,鄭州銀行轉讓的資產包括髮放貸款及墊款本金95.31億元、金融投資本金43.80億元,其中包括信託計劃本金41.24億元,資管計劃2.56億元。這筆資產剔除已計提減值準備的主債權淨額約爲100.19億元,轉讓產生的虧損額爲0.19億元。

湘財Plus注意到,鄭州銀行曾在公告中提及,上述轉讓資產是低效益資產,借款人還款能力已出現問題,蘊藏風險隱患,預計資產質量可能繼續惡化,即使執行擔保或採取必要法律程序後,預期也將會產生損失。

年末臨近,預計不少銀行將加快不良資產處置的步伐。

統籌/新湘財撰文/湘財Plus

*重要說明:湘財Plus所有文章引述的數據或信息均來源於文中所提及公司的定期報告、臨時公告、官方發佈及媒體報道等公開渠道,並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經得起驗證,信息經得起查證。如存在可能的錯漏,請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