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出手做空國債,意欲何爲?

最近這段時間,大盤一直都在縮量。

今天更是縮量到只有5802億元,連6000億都上不了。

上證指數已經有連續9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3000點了。

最近這段時間的焦點主要在央媽下場買國債、匯率、財稅數字化概念股和銀行股上。

本週一,央媽在盤中釋放的重磅信號——爲維護債券市場穩健運行,在對當前市場形勢審慎觀察、評估基礎上, 人民銀行決定於近期面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

借入國債後,又在二級市場上拋售。

央媽這一操作,直接導致當天國債期貨盤中跳水下跌。

央媽爲什麼要這麼幹?

近年來,國債收益率長期單邊下行,今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低觸及2.23%,3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低更是觸及2.42%。

而且市場上的資金也都比較悲觀,覺得我們的國債收益率還會繼續下降,所以爭先鎖定目前相對收益率較高的國債,

然後玩債的這幫人中,又有部分人,喜歡加槓桿玩投機,進行期限錯配,短貸長投的。

而超長期債券的過度投機就會形成風險。

去年,美國就發生過相關事件。

2023年3月,美國銀行業遭遇倒閉風潮,銀門銀行、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相繼倒閉。

這次破產危機使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美國中小銀行破產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就在於資產和負債的期限錯配,以及美聯儲的突然加息。

美聯儲在2020年3月開始實行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基準利率降至零左右,又於2022年3月開啓加息進程。

以硅谷銀行爲例,在美聯儲加息之前,硅谷銀行又吸收了大量低利率、期限短的存款。

然後又拿着儲戶這些錢去放貸和購買大量的投資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美國國債。

這些MBS和美國國債的期限又比較長,多在10年以上。

存在着一定的期限錯配。

2022年3月,美聯儲開啓加息進程,且加息速度較快,這就導致了後續吸收存款的成本變高了。不提高存款利率,儲戶就會選擇去買國債。

美聯儲的加息,也導致了不少企業和個體選擇動用存款來提前還貸,這也導致了硅谷銀行存款的減少。

同時, 由於市場利率逐漸升高,硅谷銀行先前大量持有的低收益率證券迅速貶值。

但爲了滿足儲戶的現金支取需求,硅谷銀行不得不低價虧本出售資產。

而硅谷銀行虧本出售資產的消息引起市場恐慌,擠兌風潮來襲。

我們的央媽,很顯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出現在國內。

今年3月以來,央行就多次提示長債風險。

4月3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2024年第一季度例會上提出:在經濟回升過程中,也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

4月9日,新聞報道央行與三家政策性銀行座談,討論了長期限利率債市場形勢,提到長久期資產的利率風險值得關注。

4月23日,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近日對《金融時報》表示,理論上,固定利率的長期限債券久期長,對利率波動比較敏感,投資者需要高度重視利率風險。

5月30日,央行主管媒體發文稱,如果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並非買入的好時機。相反,如若銀行存款大量分流債市,無風險資產需求進一步增大,人民銀行應該會在必要時賣出國債。

6月19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央行正與財政部共同研究推動落實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未來可考慮明確以央行的某個短期操作利率爲主要政策利率。

6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4年第二季度例會,再次“喊話”提醒長債風險。

但無奈,央媽的喊話,被市場當做耳邊風,所以央媽只能親自下場教育一下大家了。

講到着,又不得不提匯率。

我們國內長端利率持續下行,但美聯儲降息進程謹慎,中美利差維持高位不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而匯率不穩定,一方面,會引起外資的出逃,更重要的,是會引起外資持有人民幣的鼓勵,人民幣匯率貶值過快,不利於我們建設強大的貨幣,也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

人民幣貶值,意味着要用更多的人民幣,才能兌換到外幣。

所以說,匯率很重要。

今天,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至7.31關口,盤中最低報7.3115,創去年11月中旬來低位。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7.2734,較前收盤價跌20基點,盤中最低報7.2736元,亦創去年11月中旬以來新低。

亞洲貨幣也普遍貶值,日元貶破160創1987年以來最低水平。

不過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央媽的“工具箱”還是充足的,可採取多種政策工具對匯率市場進行引導。

在6月19日的第十五屆陸家嘴論壇上,潘行長也提及“我們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但同時強化預期引導,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後續穩匯率依然將是國內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

大家不防給多點耐心。

我們再來看看財稅數字化概念股。

最近,財稅數字化概念股“猛拉”,8股漲停、稅友股份6天5板。

財稅數字化概念的突然火爆,主要來自新一輪財稅體制的改革預期。

近日審計署發佈《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提到,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完善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健全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退出機制。

金稅四期作爲新一輪財稅改革的重要抓手,正在全國範圍內有序推廣。

國稅總局計劃於今年6月完成全國36個省份的全面覆蓋,並在2024年底實現系統單軌運行。

與前三期相比,金稅四期以大數據爲驅動,致力於實現數據共建、共享、協同、共治,推動電子會計憑證的統一和應用。

這一系統的全面部署,標誌着我國稅務信息化正式進入"以數治稅"的新時代。

大數據時代查稅,只要想查你,就沒有查不到的。

最近我們來看看銀行股。

截至7月2日收盤,工、農、建、交四家國有大行均創出歷史新高,中國銀行也已逼近新高,渝農商行等銀行股也創出年內新高。

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7月2日收盤,銀行板塊累計漲幅達到20.37%,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一 ,42只A股上市銀行中,有12只漲幅超過30%,漲幅第一的南京銀行更是大漲47%。

7月份,也是銀行股的分紅月。

本月,工、中、建、交四家國有銀行都將進行分紅,合計分紅規模超過3000億元。

此外,青農商行、齊魯銀行、無錫銀行、成都銀行等也將於7月進行分紅派息。

不過,銀行股指數(000134.SH)今天止步“八連漲”。

儘管不少銀行股今年都漲幅超20%以上,但是銀行板塊估值卻仍處於歷史低位。

有42家上市銀行仍均處於破淨狀態。

這你受得了嗎?

真是越漲估值越便宜。

銀行股也是紅利策略的重倉板塊。

這是不是說,紅利還行?紅利低波也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