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合聯預計去年淨利潤增速翻倍,此前剛剛遭遇二股東減持
近日,藥明合聯(02268.HK)遭遇第二大股東藥明康德的減持,一度引發外界關於抗體偶聯藥物(ADC)醫藥外包市場增長是否見頂的討論。
1月15日,藥明合聯發佈的2024年業績預告則顯示,淨利潤增速翻倍。
藥明合聯預計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淨利潤和經調整淨利潤將分別同比增長超過85%、260%及170%。
這一業績增速將高於2024年中期業績。2024年上半年,藥明合聯的淨利潤以及經調整淨利潤增速分別達到175.5%、146.6%。
1月15日,藥明合聯港股盤中股價漲幅一度超過5%,截至下午3點25分,漲幅收窄至2.21%。
藥明合聯將業績增長的原因歸結於公司下游客戶ADC等生物偶聯藥物行業持續的高速發展、公司新生產線投產等。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2年的收益計,藥明合聯是全球第二大ADC等生物偶聯藥物CRDMO(合同研究、開發和生產組織業務)企業。
ADC主要由抗體,連接子和細胞毒藥物組成,具有高度的複雜性,相比單一的大分子抗體或小分子化藥,其研發和製造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可謂成倍增長,相當於做三個藥。也正是由於這種複雜性,大多數從事ADC研發的藥企和生物技術公司選擇外包服務商進行合作。ADC是近幾年來整個製藥行業增長最快的賽道之一,這也造就了繁榮的ADC醫藥外包市場。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亦顯示,全球ADC外包服務規模在2023年達到20億美元,相比5年前已經成長數倍,預計到2030年將進一步增至110億美元。
在藥明合聯發佈業績預告前,1月13日,藥明康德宣佈,2024年11月8日及2025年1月10日通過兩次大宗交易,公司累計出售藥明合聯8600萬股股票,約佔藥明合聯當前總股本的7.17%,由此藥明康德也套現出約24.26億港元資金(不包含手續費等交易費用)。
彼時,藥明康德表示,公司通過出售上述股票資產所獲得的現金收益,將用於加速推進全球產能及能力建設,吸引並保留優秀人才,持續強化公司一體化CRDMO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