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修正英譯名!驗光師上街抗議 衛福部迴應了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6日號召千人到立法院外抗議,要求衛福部將驗光師英文名稱正名爲「Optometrist」,同時要求擴大業務範圍,開放爲15歲以下兒童進行驗光並配製眼鏡,並公開提出具體訴求,譴責惡意打壓、推動與時俱進的法令修正、尊重驗光師專業,保障合法執業權益。(趙雙傑攝)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日(6)號召數百名全國驗光師,一同走上街頭,於立法院羣賢樓前抗議,提出「驗光師英文名稱改爲Optometrist」訴求,同時期望擴大業務範圍,將法規修正爲替15歲以下兒童進行驗光並配置眼鏡,要求衛福部、醫事司出面,正視驗光師實務上面臨困境。

驗光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羣宸表示,衛福部自2019年起,對驗光師英譯名稱進行研商會議,至今已5年,卻沒有實質進展。公會主張驗光師英譯應修正爲國際通用的Optometrist,但醫事司仍建議以不符合國際規範的Ophthalmic Optician(配鏡師)作英譯,造成臺灣驗光師出國交流時受阻。

不過,眼科醫學會昨日(5)發佈聲明反對,認爲optician是英國系統對驗光師稱呼,optometrist最早出現於美國,是接受學士後研究所教育、有診斷治療眼科疾病能力的醫療人員,教育訓練及執業範圍與臺灣現況不符,更改名稱可能造成民衆誤解。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6日號召千人到立法院外抗議,要求衛福部將驗光師英文名稱正名爲「Optometrist」,同時要求擴大業務範圍,開放爲15歲以下兒童進行驗光並配製眼鏡,並公開提出具體訴求,譴責惡意打壓、推動與時俱進的法令修正、尊重驗光師專業,保障合法執業權益。(趙雙傑攝)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6日號召千人到立法院外抗議,要求衛福部將驗光師英文名稱正名爲「Optometrist」,同時要求擴大業務範圍,開放爲15歲以下兒童進行驗光並配製眼鏡,並公開提出具體訴求,譴責惡意打壓、推動與時俱進的法令修正、尊重驗光師專業,保障合法執業權益。(趙雙傑攝)

黃羣宸認爲,修改驗光師英譯並不會產生職權範圍擴張,侵犯醫師診療、治療權益問題,因爲國內有明確法規訂定驗光師能做的事,「並不是修正英文翻譯,驗光師就能多做業務」,而是在國際交流上會受到嚴重阻礙。

另外,根據我國《驗光人員法》,禁止驗光師爲6歲以下兒童驗光,6~15歲兒少則需在眼科醫師指示下進行。但黃羣宸指出,實務上非常多驗光師、驗光生在醫療院所或眼科診所時,會被醫師要求執行6歲以下業務,等於被迫違法,事後又要受罰,因此希望衛福部調整現行法規,擴大到「15歲以下兒少」都能在眼科醫師指示教導下進行驗光。

黃羣宸認爲,眼科醫師、驗光師各有各的立場,現在最大問題是中央機關衛福部醫事司一直不正面迴應、說清楚,放任兩邊各持己見,希望衛福部正視此問題,儘快迴應,落實專業地位正名,並邀集各方共同討論如何解決實務上遇到的問題。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下午迴應,目前國內驗光師英譯Ophthalmic Optician,是當時驗光人員法通過時所決定的名稱,徵詢過眼科醫學會意見。過去衛福部多次協助團體間溝通,但團體間意見分歧,若只有改名,其實很簡單,但驗光師改名後,可能牽涉到業務範圍擴張,對醫事團體間的分工有一定程度影響,因此衛福部必須洽詢其他團體做討論,後續仍須多方溝通,持續擬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