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會開車是我的成人式
很多人都會開車,這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對我而言,開車帶着一家老小出門,是長大成人的標誌。可以說,會開車是我的成人式。
第一次坐我的車時,媽媽欣喜地說:“我兒子也會開車了”,我當時並沒太在意。但之後不久,我陪媽媽去給姥爺姥姥上墳,媽媽一邊燒紙一邊唸叨:“你外孫子也有車了,也會開車了,就是他開車帶我來的呢。”
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爲,我結婚成家的事更值得媽媽向姥爺姥姥講。我在一旁嘟囔:“這有啥好說的呀。”媽媽說:“當然得說!會開車,就能拉上一家老小過日子了。”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會開車這件事如此重要。它意味着我有能力作爲一家之主,去承擔家庭的責任了。
小時候,姥爺常蹬着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帶着腿腳不便利的姥姥,來看望我們。有一次,天氣極冷,北風很急,姥爺蹬了三四個小時纔到。下車時,兩個老人凍着手和臉通紅。媽媽心疼地直說:“要是有個車,哪裡會受這個罪呀!”但是沒有辦法,過幾天,媽媽又得含着淚,目送姥爺姥姥蹬着那輛破舊的三輪車回去。
我家所在的村子有些偏遠。沒有車的人家,出行只能靠自行車。我上三年級之前,是在村裡的小學上學,三年級之後,就要頂風冒雪地騎車上下學。那是一輛紅色的、鏽跡斑斑的小巧自行車,來自我的姐姐。但姐姐也是從別人處得來的,至於是誰,我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姐姐騎的時候,它已經很破舊了。這輛小自行車陪伴了姐姐3年,又陪伴了我3年。
有段時間,媽媽外出去鎮上打工,也是騎自行車,每天凌晨4點多起牀,帶上乾糧趕路。後來,父母都去市裡幹活兒,一輛“木蘭”牌的小型摩托車發揮了頂樑柱的作用,經常坐上人後,還要馱一二百斤的傢什,往返於城市和村子之間。寒暑假到來時,爸爸還騎着它去車站接我。那會兒,我們期望“有個帶棚子”的電三輪,起碼颳風下雨的時候不用那麼狼狽。
有時沒有辦法,着急出遠門是必須要用車的,就得抹開面子去求人,看看誰家正好有順風車沒有,或者租、借,但又因爲家裡沒人會開,還得去尋個會開車的親友騰出時間來當司機。其間的不便、麻煩與辛酸,不必多言。我高考結束那天,爸媽就是租了一輛車來接我的。
30歲的時候,我終於考下了駕照,並在32歲工作穩定、結婚生子後,擁有了人生第一輛車——一輛很便宜的白色SUV。儘管不是什麼好車,但嶄新鋥亮的漆面閃着光芒,襯得我們全家內心萬分歡喜。這意味着我們在路上有了一個遮風擋雨的工具。我作爲車主,尤其爲家人的開心而感到無比幸福。
那天下午,朋友剛幫把車停進院子,我便迫不及待地坐進駕駛位。那一刻,我既激動又緊張,系安全帶、踩剎車、點火、放手剎、掛檔……車頭在微微震顫,這個生硬的鋼鐵傢伙緩緩地動起來。透過前擋風玻璃和兩面車窗望出去,我看到日頭西偏,冷風捲落了黃葉。溫熱的餘暉照進車裡,我身上暖暖的。
人這一輩子,很多時候都在路上,總會經歷一些風風雨雨。現在,無論天氣如何,我開上車,隨時都能出發。爸媽、妻子、女兒在車內說笑,少受很多累,少淋很多風雨。從這個意義上講,會開車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