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觀察 | 丁一凡:大家都低估了華爲,芯片技術只是冰山一角

*本站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出品|本站財經智庫

編輯|嶽佳彤 主編|楊澤宇

“一凡觀察”是本站財經智庫“C位觀察”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原副所長丁一凡聯合打造的財經IP節目,以客觀、理性、深刻的視角,解讀時下熱議的財經和社會問題。

NO.001 丁一凡:大家都低估了華爲,芯片技術只是冰山一角

60S要點速讀:

1.華爲是個非常全面的技術公司,大家都低估了華爲。除了手機以外,華爲是最大的基站設備供應商,華爲的5G設備更多的不是用於老百姓打遊戲、下載APP,用的最多的是在礦山、碼頭、工廠。芯片只是整個電子通信領域裡非常小的一部分。

2.美國半導體協會曾經給美國政府寫了一份報告,警告美國政府千萬別在芯片問題上“玩火”。該報告的結論非常悲觀——5年到10年,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可能就不存在了。一旦中國人生產出半導體芯片和美國競爭,那就可能會擠佔美國的市場份額。

3.美國所謂亮麗的經濟數據後面不是一般的造假。比如今年上半年美國的電力消費水平非常差,比去年低很多。不光是居民用電、消費用電降低,工業用電都在全面下滑,那美國GDP的增長從哪兒來的?

正文:

大家都低估了華爲,芯片技術只是冰山一角

丁一凡:外國媒體認爲,華爲給美國芯片制裁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來源:C位觀察)

外國媒體,包括英國路透社的一些評論家認爲華爲Mate 60 pro給美國的技術制裁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對華爲Mate 60 pro進行拆解和測試,他們覺得芯片的性能非常好。彭博社的評論認爲,某種程度上說明,美國的技術禁運是無效的。

丁一凡:華爲mate 60 pro宣告美國對中國芯片封鎖的失敗(來源:C位觀察)

華爲曾是全球最暢銷的手機品牌,美國要把華爲打壓下去,所以開始禁售7納米以下的芯片。7納米以下芯片的用途並不太廣,主要是手機和平板電腦。芯片斷供以後,華爲就無法再出5G手機。這次華爲繼續推出5G手機,證明最起碼美國在這個領域裡對中國的芯片管制是無效的。

如果華爲的路走通了,國產芯片7納米的製程難關闖過了,意味着西方又失去了一張可用的技術制裁的牌,它們還會想其他的辦法。目前禁售半導體芯片,之後可能禁售半導體的設備、半導體設計,最後可能把工業軟件也禁售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逼”得越緊,中國“被迫”取得的進步可能會越大。

大家都低估了華爲。除了手機以外,華爲是最大的基站設備供應商,比如5G、4G需要基站,沒有基站手機一點用都沒有。所以在這三年裡,華爲雖然沒有5G手機供應,但是在其他領域的銷售效果還是不錯的,所以華爲才能撐下來。

丁一凡:大家都低估了華爲,芯片技術只是冰山一角(來源:C位觀察)

另外華爲在其他領域裡也有很多突破,比如最近幾年中國的電動車發展得非常快,電動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控系統。華爲給這些電動車企業提供整個電控系統的控制,所以這些電動車的企業才能夠賣得這麼好。

舉個例子,寶馬電動車賣得特別好,這和華爲的功勞是分不開的。最近一兩年,市場上也有很多歐洲品牌的電動車。因爲歐洲的電動車有品牌效應,比如中國人喜歡買德國車——寶馬。現在寶馬在中國也有電動車了,瀋陽的寶馬工廠是給寶馬生產電動車的,寶馬的電動車返銷歐洲,再銷到美國,也賣得比較好。但是寶馬是沒有電子控制系統的,所以它只好和中國企業合作。寶馬車換了幾家中控系統,最近他們用的最好的就是華爲給他們提供的電控系統。

丁一凡:寶馬車賣得好,華爲的功勞很大(來源:C位觀察)

華爲是個非常全面的技術公司。華爲現在給提供最多的是工業軟件。工業軟件是工業的基礎,華爲的5G設備更多的不是用於老百姓打遊戲、下載APP,用的最多的是在礦山、碼頭、工廠。芯片只是整個電子通信領域裡非常小的一部分。

不只是芯片,中國很多高科技都是被美國逼出來的

中國這些年的技術發展特別快,“小院高牆”政策沒控制住中國的發展,美國人覺得壓制不住了,他們不反思,不去想一想“技術禁運”實際上沒用,反而要把“院子”做得更大一點,要把更多的技術管制起來,不許這些技術和中國有任何合作,不許向中國出售有關這些技術的任何產品。美國希望用這種方法遏制中國下一步的發展。

丁一凡:不只是芯片,中國很多高科技都是被美國逼出來的(來源:C位觀察)

但這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爲人類的技術從來都有各種各樣的途徑,完全可以通過其他的技術達到相同的結果。這會逼着中國和其他的國家做各方面的努力。

半導體芯片不是最終產品,必須把它裝在手機、電腦上,芯片才能發揮作用。但是生產電腦、手機的主要國家是中國。所以過去美國賣芯片給中國,對美國的半導體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它們有了利潤以後,可以去研發新產品,在這個領域一直保持技術領先。本來是一個良性循環,結果美國自己把循環切斷了,這些芯片反而有問題了。

美國對中國禁售芯片之後,直接後果是美國芯片價格大幅下滑。因爲賣不動,也不知道賣給誰。芯片價格大幅下滑的同時,這些芯片企業的股價也下跌。因爲它證明技術禁運無效,意味着中國技術企業的競爭更強了。

在芯片市場上,過去中國是主要的買家。現在的情況相反,中國自己能生產芯片,可以賣到世界市場。如果中國的芯片質量好、價格低,就會把美國半導體企業的產品全部擠出市場。所以美國人是非常擔心的。

美國半導體協會曾經給美國政府寫了一份報告,警告美國政府千萬別在芯片問題上“玩火”。該報告的結論非常悲觀——5年到10年,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可能就不存在了。一旦中國人生產出半導體芯片和美國競爭,那就可能會擠佔美國的市場份額。這個邏輯半導體協會是明白的。中國是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市場,如果美國對中國禁售半導體芯片,就會引起美國企業利潤下滑,研發能力下降,會影響到未來的半導體發展。反過來講,美國培養了一個對手。中國如果不得已自己去生產半導體,搞不好反過來最後就把美國擠出世界市場。

中國距離芯片自由不遠了,很多領域的進步速度遠超想象

爲什麼芯片在中國沒有那麼快的發展起來?因爲它是一個需要高投入、厚資本、長時間投入,最後產出的利潤並不可觀的產業。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國就在佈局半導體產業。全球化的過程中,可以輕鬆買到芯片,這時候廠家不願意花那麼多錢去搞投資,因爲從經濟上講不太合算。我們可以很容易獲得這些產品,就忽視了半導體產業。

當美國發現芯片好像是中國的弱點之後,就拿這個卡中國的脖子,逼着中國不得不重新補技術短板。美國不僅要對中國禁運芯片,同時製造芯片的所有設備都要對中國禁運,而這些設備曾是很多年的研發積累造出來的。比如光刻機,它非常複雜,有上萬件的小零件,過去也是國際合作的產物。

這次華爲芯片的出現不是偶然,它是各方面集成的結果。這說明我們在這些方面有了一些進步。

丁一凡:中國距離芯片自由不遠了,美國的芯片制裁絕不會得逞(來源:C位觀察)

中國距離芯片自由應該不太遠了,中國工業技術進步的速度遠超出人們的想象。比如盾構機領域,這是上百年的積累,中國2006年纔開始決定生產盾構機,但是今天世界70%以上的盾構機都來自中國。很快我們就掌握了技術,我們還可以把新興的技術加到原來的機器設備裡。相對於其他西方國家設備,中國的盾構機有新的特點和優勢。

中國的許多技術都是在美國的逼迫下完成的,比如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非常好,但也是被“逼”出來的。當年美國的GPS是軍方產品,民用了之後,各個國家都可以使用,船在海上航行都靠GPS。1993年7月7日,中國貨輪“銀河號”,遭到美國攔截,非常無禮地要登船檢查,說船違規了。中國當然不聽這套,但是突然就失去了GPS的使用權,船失去了導向了,在原地打轉,很快就被美國追上了。然後就很屈辱地接受美國的檢查,從那以後,中國就開始要決定造自己的導航系統。

這裡邊還有一些曲折。我們剛開始做導航系統的時候,歐洲向中國拋出了“橄欖枝”,希望共同開發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幾年以後歐洲將中國踢出局。因爲美國說如果歐洲繼續和中國合作,那麼美國各項技術都會和歐洲中斷,歐洲對美國技術的依賴還是比較大的,歐洲也不可靠,美國也不可靠,2006年,中國纔開始決定研發自己的北斗導航系統。今天我們知道北斗導航系統非常好,精確度超過GPS,超過伽利略,是比它們更好的系統。

美國亮眼的經濟數據背後不是一般的造假,這很可笑

現在很大程度上中美之間的競爭已經變成了輿論戰,美國在不停地炮製各種各樣的故事。比如今年以來,中國經濟表現不那麼好。美國媒體上就會出現諸如“中國經濟馬上垮臺”、“中國所有的經濟奇蹟,就到今年爲止了”這樣的表述。反過來講,美國說它的經濟如何好,經濟增長多好,就業多麼充分,通貨膨脹現在得到了控制。這完全是一種輿論戰。

丁一凡:美國經濟數據背後不是一般的造假(來源:C位觀察)

美國所謂亮麗的數據背後不是一般的造假。比如今年上半年美國的電力消費水平非常差,比去年低很多。如果經濟這麼好,電力消費怎麼那麼差呢?不光是居民用電、消費用電降低,工業用電都在全面下滑,那麼美國GDP的增長從哪兒來的?

你要問問美國的老百姓,他會告訴你:“現在通貨膨脹完全失控了,汽油價格、食品價格全面失控。”但是美國政府公佈的通貨膨脹指數不太高,百分之三點幾。因爲美國政府認爲能源和食品價格本身就浮動太大,所以把能源和食品都排除在通貨膨脹之外。可是老百姓感覺到通貨膨脹最厲害的,就是日常消費的增長情況。那些費用增長的非常快,但是不在官方統計之內。這非常可笑,爲什麼通貨膨脹率這麼低,美聯儲那邊還要加息?這些都很奇怪。美國現在打的是一種認知戰,打的是一種輿論戰。

丁一凡:美國人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老覺得中國偷它的技術(來源:C位觀察)

美國說,“中國偷我們的技術。你到我們這兒交流,獲得了我們的支持。”美國在對中國技術制裁的過程中,國會通過了一個法案,禁止中國學工程、學科學、學技術、學物理化學科目的學生去美國繼續學習或者交流。它認爲一旦把學術交流切斷,中國未來就沒有發展了。這也是非常短視的一種行爲。

中國真正的科學技術,比如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是西北大學培養出來的,沒留過學。“兩彈一星”時代,有一個最有名的科學院院士于敏做了一套氫彈的模型,他是北京大學培養出來的,沒有出去留過學,這些都是例子。其實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一旦掌握了這些科學原理,我們自己可以去發明,可以去創造,這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美國人有一些太驕傲了,他們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覺得我只要不跟你交流,你就獲得不了這些資源,獲得不了這些靈感。可是事實上,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就在本土接受教育,只要掌握了這些最基礎的科學知識,是可以在知識的基礎上來創造發明的,越來越多的本土技術正在誕生。

你看美國製裁的中國國防七子,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北京理工大學(兵器)、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哈爾濱工程大學(航海、核能)、西北工業大學(航空)。最近,來自這些高校的技術層出不窮,因爲這些技術並不是因爲中國和美國交流才獲得的,是他們自己研發出來的。而這些技術可能在未來會越來越多,因爲美國逼着中國自主研發。

丁一凡:別以爲美國高層接連訪華是來示好的,他們就是想拖垮中國(來源:C位觀察)

本站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財經智庫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