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B輪公司,賣了50個億

這兩天,一筆重磅併購引起了醫療投資圈熱議。

11月13日,BioNTech宣佈收購普米斯生物100%股權,價格爲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達58億元。後續,BioNTech還可能支付1.5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使總價達到9.5億美元。

普米斯生物是一家來自珠海的明星創新藥企業,完成過四輪融資,十多家投資機構入局。買家BioNTech則是因開發出mRNA新冠疫苗而聲名鵲起的德國製藥巨頭,目前在納斯達克市值達250億美元。

值得注意是,交易完成後,普米斯生物背後的十多家投資機構集體套現而歸,堪稱一筆比IPO還漂亮的退出。

眼下港股18A板塊依然估值低迷,A股IPO可望不可及,一級市場上又是資本寒冬,被併購已經成爲創新藥公司最好的選擇了。

站上了風口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並不是所有的創新藥企業都有被併購的機會。普米斯生物能賣出一個好價格,是因爲搭上了PD-(L)1/VEGF這趟快車。

在腫瘤治療領域,有一款著名的“神藥”K藥。K藥全名是帕博利珠單抗,自2014年被批准上市以來,由於廣泛的適應症和革命性的效果而成爲晚期腫瘤治療上使用最廣的免疫藥物。根據K藥生產商默沙東的財報,2023年K藥的全球銷售額達250億美元,是全球銷售額最高的“藥王”。

而近一年多來,PD-(L)1/VEGF雙抗的出現,讓人看到了挑戰甚至是超越K藥的希望。

2022年12月,美國藥企Summit收購了康方生物開發的PD-1/VEGF雙抗藥物AK112在北美、歐洲、日本區域的權益。此後,隨着AK112在頭對頭臨牀試驗中擊敗K藥,Summit的股價暴漲了30多倍,震驚了世界。

此次被收購的普米斯生物,手中同樣握有極具潛力的PD-(L)1/VEGF雙抗新藥。

2024年5月,普米斯的PM8002針對三陰型乳腺癌的Ⅲ期臨牀試驗獲批,成爲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進入Ⅲ期臨牀的PD-L1/VEGF雙抗。9月,PM8002又獲批了針對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牀試驗。

在啓動股權收購之前,BioNTech早已看上了普米斯的PM8002。2023年11月,BioNTech與普米斯達成了一項許可和合作協議,收購PM8002在大中華區以外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權利。根據協議,普米斯生物可獲得5500萬美元的首付款,以及超10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銷售分成。

因此,普米斯最終被BioNTech全資收購,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考慮到目前PD-(L)1/VEGF賽道的火熱,有投資人甚至認爲普米斯生物8億美元的價格過於便宜了。

有媒體統計,2024年以來(截至11月14日)中國已經至少有13項針對雙抗新藥的BD交易,合作總金額超過了120億美元,其中首付款達26億美元。

就在普米斯宣佈併購交易後,手握K藥的默沙東也斥重金入局PD-(L)1/VEGF。11月14日,默沙東宣佈協議獲得禮新醫藥新型在研PD-1/VEGF雙抗藥物LM-299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獨家許可。禮新醫藥將獲得5.88億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27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連默沙東都加入,無疑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PD-1/VEGF的信心。

據說市場上現在已經出現了一種“做局”:有一些跨國公司的高管,爲了中飽私囊,通過找第三方公司做“高評”,專門收購國內的PD-(L)1/VEGF早期研發資產。傳言未必是真的,但也反映了PD-(L)1/VEGF現在的熱度有多麼誇張。

Biotech紛紛被併購

普米斯的收購案之所以令圈內振奮,還有一個原因:一級機構苦退出久矣,在生物醫藥賽道更是如此。

普米斯創始人劉曉林是一位在抗體藥開發領域擁有20多年經驗的資深醫藥人。他曾先後在雅培、施貴寶、Adimab等跨國公司任研發高管,2012年回國後出任信達生物研發副總裁,帶隊建立了包括20多個抗體新藥的產品鏈。

2018年信達生物成功上市之後,劉曉林選擇離開在珠海創立普米斯。此時正是國內創新藥賽道風起雲涌之際,創業之初普米斯就拿到了1.8億元的天使輪投資。此後一直到2021年,普米斯每年都有一輪新融資,吸引了衆多知名機構入局,估值步步攀升。據報道,普米斯的融資總額約2.5億美元,最後一輪估值約50億元人民幣。

普米斯融資史,來源:啓信寶

此次被收購後,普米斯所有輪次的投資方都能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雖然最後一輪投資者的收益不算高,但考慮到這兩年生物醫藥賽道的慘狀,估值倒掛比比皆是,普米斯已經是給了股東們一個最好的交待。

而對於早期投資者而言,這次併購絕對是一場大豐收了。普米斯的最大的投資者、連投了三輪的弘暉資本,交易後可以一次性拿回1.3億美元(約9.4億人民幣)的回報,這比IPO香多了。

過去兩三年創新藥賽道融資分外困難,即便是頭部企業也面臨資金鍊的壓力。爲了過冬,創新藥公司們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首先流行起來的是賣管線。2023年中國Biotech們共宣佈對外授權許可交易73筆,交易的總金額達到了425億美元,相比於前一年增長了63.32%,刷新歷史紀錄。據經濟觀察報統計,截至8月10日,2024年中國創新藥行業授出權益(license-out)的項目有59個,繼續同比增長了47.5%。

與此同時,一場Biotech的併購潮也正在上演,這一年來已經有不少公司被賣掉。去年底,阿斯利康宣佈收購亙喜生物,這是首家被跨國藥企收購的中國創新藥公司,交易價值爲12億美元。今年1月,諾華宣佈收購信瑞諾醫藥,35億美元的價格刷新了國內紀錄。3月份,美國公司Nuvation Bio宣佈收購葆元醫藥。5月,丹麥公司Genmab以18億美元現金收購普方生物。

有投資人向投中網表示,現在中國生科公司的估值水平已經明顯低於海外了,跨國公司對中國資產的興趣很高。對於海外大型藥企來說,併購本就是它們一貫的增長策略。全球前20名的跨國藥企們,當前臨牀階段的產品數量中平均只有55%來自於“內部研發”,另外45%則來自於“外部創新”,也就是併購或授權。

忘掉IPO,找跨國藥企併購,可能會是廣大未上市創新藥公司今後的主要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