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奉獻獎/謝長堯 抹片篩檢推手 子宮頸癌退出10大癌症

謝長堯(右二)進行病房牀邊教學。圖/謝長堯提供

臺灣30歲以上的婦女都可以免費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內有沒有引起癌變的細胞變化。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謝長堯以數十年光陰從事本土研究,證實臺灣婦女的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的關係,得以說服政府補助做抹片篩檢。他一手建立篩檢制度的標準流程,抹片得到正確的結果。

30年來,國內子宮頸癌病人減少超過50%,並由婦女第三大癌症,到退出前十大癌症之列。謝長堯說,沒想過手上的研究會爲臺灣社會帶來何種影響,或是否能夠爭取政策重視。他只是心思單純的專注於當下,做該做、想做的事,努力以赴。

謝長堯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考上臺大醫科,再進入熱門的臺大醫院婦產科,66歲退休後,在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至今。

第34屆醫療奉獻獎 特殊貢獻獎 記者陳正興/攝影

出國深造 見證縝密篩檢制度

「臺灣子宮頸癌發生率高,是否病毒引起?」謝長堯剛當上主治醫師,即投入基礎醫學,後來申請到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W)攻讀流行病學,以子宮頸癌爲研究主題。兩年研究所畢業後,他申請至加拿大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癌症研究所,學習如何推廣子宮頸癌抹片檢查,並且見識了全球最佳的子宮頸抹片篩檢中心,很受震撼。

謝長堯說,該中心的抹片篩檢制度相當縝密,檢驗過程更是滴水不漏,連僞陰性的個案幾乎都不會漏掉。如此仔細蒐集的抹片每天超過百片,集中進入資料庫,可供研究使用。

親自訓練醫師 建立標準流程

隨分子生物學進展,德國科學家發現HPV是導致子宮頸癌的重要原因。謝長堯回到臺灣後,轉爲研究HPV與臺灣子宮頸癌的關聯,證明臺灣子宮頸癌致病原因與國際相同,是HPV引起,且關聯性很大,臺灣流行型別以第16、18型爲主。

既已發現HPV是子宮頸癌致病原因,謝長堯開始思考如何在臺灣推動抹片檢查?爲提高準確率,謝長堯從培訓篩檢員着手,同時鼓勵開業醫師做抹片篩檢,並建立抹片集中中心。

推動抹片篩檢是辛苦漫長的過程。謝長堯從負責採檢的醫師開始訓練,他親自跑去社區,教導醫師如何精確切片,如何判讀。而爲確保篩檢正確,從採檢方法到抹片製作、儲存與運送,規畫抹片單的格式等,最終建立了標準的採檢流程,全國一致,沿用至今。

推廣子宮頸抹片篩檢,獲得當時衛生署長張博雅支持,1995年全民健保實施,同一年也免費補助30歲以上婦女做抹片篩檢。婦女接受篩檢的意願大爲提高,也提升醫療院所推動子宮頸抹片篩檢的誘因。謝長堯說:「推動至今,臺灣子宮頸癌發生率、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在癌前病變階段就篩檢出來、開始處理,不僅治療更單純、成本更低,療效也較佳」。

推動婦癌專科制度 改善醫療

謝長堯也是臺灣婦癌專科醫師制度的推動者。從全臺篩選年輕、成績好的醫師,至臺北接受兩年訓練,他們再回到地方上推展婦癌專科制度。現在婦癌醫學會已有超過百名醫師參加,顯著改善了婦癌的醫療品質。

在臺大醫院副院長任內,謝長堯爲臺大醫院成立全國第一個腫瘤醫學部,將內科、外科、放射治療科整合起來,集中醫療資源,病人節省了時間,治療效率也提升。

積極助弱 用資源做該做的事

從醫40年,謝長堯見證臺灣醫療環境變遷。在沒有健保的年代,醫師遇到經濟艱難的病患,常想辦法幫忙。爲了解病人真實狀況,他與妻子搭乘公車前往病人位在新北市新店山區的家,從病人家中擺設已見困難處境,得知病人是退伍軍人的妻子,的確拮据,謝長堯據實提出報告,醫院諒解,把費用結清。

「我沒有什麼大志,在職務上擁有資源,就用來做該做、想做的事。」謝長堯說,行醫的每個時期,他只想着不要浪費時間、努力以赴,「現在看來,衝得很辛苦,但過程很有趣、很有成就感」。

謝長堯(左)在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研究室與同僚合影。圖/謝長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