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敘史,再現志願軍英雄傳奇

原標題:以人敘史,再現志願軍英雄傳奇(主題)

電視劇《上甘嶺》央視一套熱播,平均收視率3%(副題)

文匯報記者 王彥

與編劇第一次見面時,導演劉偉強提給對方一個問題:上甘嶺戰役中出現了大量英模,比如唐洪章用迫擊炮消滅400多敵人,蔣永德獨守陣地滅敵近200名,怎樣讓觀衆相信這種傳奇?

這部劇就是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上甘嶺》。該劇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依託坑道工事和步炮協同等戰術智慧,進行了一系列艱苦卓絕的戰鬥,最終徹底粉碎“聯合國軍”的攻勢、扭轉局勢的歷史故事。中國視聽大數據(CVB)顯示,開播一週來,《上甘嶺》熱度持續攀升,平均收視率達3%,以顯著優勢位居同期黃金檔電視劇第一名。

那次編導對談,編劇之一何楚舞回答:上甘嶺戰役,美軍有火力優勢,志願軍有地形優勢,有步炮協同,有身經百戰的精銳戰士和堅定的信仰,是一種真實傳奇;從歷史角度來看,我軍自紅軍時期到抗美援朝,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在絕對劣勢中獲得了勝利,這也是一種真實傳奇。“創作者的責任就是從真實歷史中深挖細節、尋找人物,始於相信、忠於信仰。”

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輝映

提及上甘嶺戰役,同名電影在中國家喻戶曉。而近年來,《跨過鴨綠江》《長津湖》《志願軍》等影視作品也反覆將人們帶回歷史現場。一方面,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另一方面,抗美援朝故事常寫常新是擺在諸多創作者面前的共同課題。

電視劇《上甘嶺》秉持傳承與創新。主創團隊以尊重歷史爲基礎,收集了大量翔實的歷史素材,堅持“以人敘史”的表達方式、沉浸式的影像風格和年輕化的表達追求,將高燃熱血的戰爭場景、慷慨激昂的民族鬥志和真摯動人的家國情懷匯聚一體,達成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輝映。

劇中,黃軒飾演的段顯峰是貫穿全劇的靈魂人物。他本在軍事學堂擔任助教,後主動請纓奔赴戰場,從書生一步步轉變爲拿槍桿子的志願軍戰士。段顯峰的成長曆程,不僅是投筆從戎的個體選擇,還是真實歷史的篇章裡那千千萬萬志願軍戰士精神風貌的縮影。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年齡各異,性格各異,只是爲了一個共同的信仰——保家衛國。

另一位主要人物、王雷飾演的秦基偉同樣有着歷史的底色與藝術的加工。主創從秦基偉的日記中汲取講故事的靈感,真實的前線日記與劇情互文,平添歷史的厚重感,也借文字爲觀衆架起橋樑,透過秦基偉在戰爭中的思考、決策及對戰士們的關懷,更深入瞭解戰爭之殘酷、志願軍戰士們之英勇。

經典影片《上甘嶺》中,有一隻蘋果在坑道里被戰士們、傷員們推讓傳遞,也在一代代觀衆心目中傳頌。電視劇結合歷史與藝術加工,再現了蘋果的名場面。劇作用一隻蘋果、一根紅繩、一對母子,串聯起坑道、火線、指揮部直到祖國大後方,讓小小一隻蘋果承載了戰士的出征、祖國母親的牽掛、這片遼闊土地上的精神感召。

多維解碼上甘嶺戰役

作爲震撼世界的一場戰役,上甘嶺戰役有這樣一組歷史記載:1952年10月,駐韓“聯合國軍”司令範弗裡特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陣地發起高強度的火力攻擊,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在“聯合國軍”190餘萬發炮彈、5000餘枚炸彈進攻下,志願軍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高水平……

火力如此懸殊,但中國人民志願軍以信仰爲旗,用“硬骨頭”扛住了範弗裡特彈藥量,擊退“聯合國軍”900多次衝鋒,最終守住了陣地。正如劉偉強導演曾經與編劇的對話那樣,中國人民志願軍爲什麼能?

《上甘嶺》劇中,英雄邱少雲面臨烈火燒身之勢,爲了不暴露目標咬牙堅持直至犧牲的畫面,英雄黃繼光在衝鋒時刻,浴血衝向前方以胸膛堵槍眼,最終壯烈捐軀的一幕,都在反覆衝擊觀衆內心。這羣最可愛的人,他們胸懷愛國心、篤行報國志,英勇無畏、流血犧牲,電視劇用“影像歷史”將觀衆帶回那個熱血壯志灑滿上甘嶺的壯烈歲月。

劇中不僅拍上甘嶺精神,還着重講上甘嶺智慧。無論是對“零敲牛皮糖”樸素易懂的戰術表達,還是對“步炮協同”理論的巧妙理解及運用,抑或是“挖山築城”的坑道工事以及敵軍炮火封鎖的規律呈現,劇中這些體現上甘嶺智慧的設置和橋段,展現了我國志願軍戰士在裝備實力明顯不對等的情況下所擁有的非凡智慧。

精神偉力、智慧謀略、家國情懷、信仰基石……劇作從多維解碼,告訴今天的年輕人,在那場“氣多鋼少”對決“鋼多氣少”的正義之戰裡,值得被銘記的,不僅僅是志願軍血肉之軀的鬥志。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