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中心增3家 逾萬病人傷荷包

衛福部公佈醫學中心評鑑結果,臺北慈濟將於3月1日正式升格。圖爲民衆進出臺北慈濟醫院。(陳俊吉攝)

衛福部6日宣佈,臺北慈濟、雙和及新竹臺大分院等3家區域醫院,升格爲醫學中心。3家醫院每日門急診就診人數約1萬多人,3月1日起,民衆的門診部分負擔將從240元增至420元,調漲75%,民衆不滿,「看同一個醫生,卻要被多收180元,憑什麼!」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痛批,「衛福部爲了政治利益,卻懲罰民衆!」

衛福部部長薛瑞元昨日宣佈2023年北部醫學中心評鑑結果,臺北區新增臺北慈濟與雙和醫院,加上原本的臺大、北榮、亞東、新光、三總、國泰、馬偕臺北及淡水、萬芳,臺北區共10家醫學中心。北區則新增新竹臺大分院,加上原本林口長庚,共2家。

醫學評鑑實施20年,全臺醫學中心家數都維持在19家,今年增至22家,首度打破天花板上限。

薛瑞元表示,受疫情影響,7年未做評鑑,每家醫院都有進步,申請受評鑑的11家醫院中,最高分95.52分,最低91.92分,第7名至第10名差距僅0.4分,經與專家討論,認爲排序前10名均具醫學中心資格,決定均升格,比較像是「同燈同分」,因此「增額」,而非打破上限。

今年5月將展開中部、南部等區醫院評鑑,薛瑞元說,若分數也在0.4分內,會比照辦理;南部醫院包括義大、臺大雲林分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大林慈濟都將角逐醫學中心,評鑑結果最快年底出爐。

北部評鑑結果公佈後新升格的3家醫院都很高興,民衆卻可能開心不起來。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指出,3家醫院每日門診加急診總數約1萬500多人,部分負擔門診從新臺幣240元漲爲420元、急診400元漲爲750元;臺北慈濟與雙和醫院升格後,支出每年多1億6千萬點,佔臺北區總額僅0.09%,衝擊應不大。

但是1位住中和的胡先生說,平常在臺北慈濟與雙和醫院看診,「明明是看一樣的醫生,資源不知道差在哪,卻要被收比較貴的錢,感覺很差。」

滕西華痛批,醫學中心增加後,地區醫院經營恐怕更爲雪上加霜,政府不但沒有對醫療體系的發展做整體規畫,更顯示醫學中心的升格都是政治考量,對民衆而言,什麼都沒做就要被懲罰,健保費和部分負擔增加,除了醫院高興、政治高興、衛福部高興,「請問還有誰高興」?

衛福部去年7月起實施「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後,也帶動物價波動。主計總處6日公佈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爲1.79%,增幅縮小,但在各查價項目中,與醫療相關者,包括診所掛號費漲10.23%居冠、中藥材漲10.01%、處方藥品自付費等漲8.63%等,致在七大類物價大項中,醫藥保健類大漲3.12%,僅次於食物類。

主計總處表示,去年7月調高健保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加以掛號費調漲,影響所及,醫療費用漲3.7%,藥品及保健食品亦漲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