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藝術人物|古希臘雕塑“穿”上夾克,劉建華的陶瓷對話

回顧一週藝術人物,在英國,環保主義者更換了向藝術名作潑灑湯料的抗議方式,而是爲博物館雕塑穿起來顯眼夾克;在美國,攝影師湯姆·基弗的展覽記錄在邊境被拘留的移民故事,而藝術家凱莉·梅·維姆斯則獲2024年美國國家藝術獎章,她也是首位獲得該殊榮的黑人女性視覺藝術家。

在蘇州,藝術家劉建華個展在吳文化博物館展出,呈現當代陶瓷藝術與古代陶瓷的古今對話;在北京,張培力的大型以聲音爲開端,展現其藝術思考;在羅馬,藝術家楊燁炘呈現了其藝術符號“鞋底”及所探討的觀念;在上海,“龘——卓福民、周仕超、耿耿當代藝術三個展”近日對外展出。

英國|環保主義者

爲大英博物館古希臘雕像穿上夾克

近日,來自英國環保組織“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的抗議者爲大英博物館的古希臘德米特爾雕像穿上了顯眼的夾克,並在旁邊展示了一個對話框,寫道“停止飢荒”。(德米特爾,希臘神話中的大地和豐收女神。)

被穿上夾克的古希臘德米特爾雕像

該組織在其網站上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10月25 日上午 10 點,兩名“停止石油”抗議者將一件夾克放在真人大小的德米特大理石雕像上。據悉,這一古希臘雕塑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350 年至公元前 330 年。大英博物館隨後證實雕像未受損,展廳仍對遊客開放。

一位大英博物館的發言人表示,“大英博物館尊重其他人表達觀點的權利,只要不會對藏品、工作人員或遊客造成風險,允許在博物館現場進行和平抗議。但這起事件明顯違反了我們的訪客準則,使物品面臨受損風險。”

“Just Stop Oil”在聲明中要求英國與其他國家合作,到 2030 年停止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開採和燃燒。該聲明引用了最近一封由來自15個國家的44名專家簽署的公開信,警告稱,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可能會崩潰,該環流會給北大西洋帶來溫暖——這可能會對歐洲部分地區的農業造成“毀滅性”影響。該組織的一位發言人說:“饑荒或沒有石油的世界,到底是哪個?氣候危機正在威脅我們的糧食安全,除非我們停止燃燒化石燃料,否則這些影響只會越來越嚴重。如果你認爲饑荒只會發生在其他地方,那就再想想吧。大西洋洋流的崩潰將摧毀我們種植糧食的能力,你不能吃錢。”

三名抗議者在倫敦國家美術館的“梵高:詩人與情人”展覽上拉開橫幅

這次行動是該組織在英國博物館發起的一系列抗議活動中的最近一次。前一天,10月24日,該組織在利物浦的一座雕像穿上了同樣的背心,並配上了對話框。而在10月18日,三名抗議者在倫敦國家美術館的“梵高:詩人與情人”展覽上,在藝術家的兩幅《向日葵》畫作前展開了橫幅,呼籲釋放此前因給《向日葵》潑湯而被判入獄的菲比·普盧默和安娜·霍蘭。

美國|攝影師湯姆·基弗

記錄在邊境被拘留的移民故事

攝影師湯姆·基弗

近日,湯姆·基弗(Tom Kiefer)的攝影展“El Sueño Americano”在美國愛達荷州博伊西藝術博物館舉辦。呈現湯姆·基弗記錄的在邊境被拘留的移民故事。

湯姆·基弗,在洛杉磯從事廣告業多年,擔任平面設計師和攝影師,之後成爲一家古董店的老闆。 2003,湯姆·基弗賣掉了自己的店面,在亞利桑那州阿霍,打算全身心投入攝影事業。他在阿霍以南九英里的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站找到了一份兼職清潔工的工作。在那裡,他目睹了被捕移民身上被視爲非必需品或潛在致命物品。當他開始翻看垃圾桶時,看到了被扔掉的錢包、家庭照片、孩子的揹包,甚至情書等私人物品。這些東西是人們一直隨身攜帶到最後才被拿走的。基弗也開始有意識地收集起這些私人物品。

2013年,基弗開始嘗試記錄他收回的這些物品。他很欣賞沃克·埃文斯 (Walker Evans)、多蘿西婭·蘭格 (Dorothea Lange) 和羅伯特·弗蘭克 (Robert Frank) 等攝影師,他們的作品記錄了他們生活的時代。他想做類似的事情。他拍攝了大量的關於物品的照片。這些照片看起來色彩繽紛,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這些照片是藝術家對移民和絕望、苦難和邊境政治的反思。從不同深淺藍色的梳子,到兒童牙刷、毛絨猴子,水壺等物品,基弗拍攝了單獨和成組物品,如同肖像與羣像,將這些普通物品提升到了另一種境界。他說,自己拍攝了收集的數萬件物品中的 3% 到 5%。

湯姆·基弗拍攝的被丟棄的物品

博伊西藝術博物館展出87幅攝影作品,以及一個音頻裝置和一部短片。展覽策展人塔拉·森蒂貝爾 (Tara Centybear) 表示,展覽以四張英語抽認卡照片開始,旨在讓觀衆瞭解這些移民搬遷生活的心態和規劃過程。許多照片,尤其是那些揹包及其內容以及藥物分組的照片,都“反映了人們在做出這樣的決定時選擇隨身攜帶什麼的問題”。展覽將展至2025年2月9日。

美國|藝術家凱莉·梅·維姆斯

獲2024年美國國家藝術獎章

凱莉·梅·維姆斯

10月21日,藝術家、攝影師凱莉·梅·維姆斯(Carrie Mae Weems)與亞歷克斯·卡茨(Alex Katz)和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一同被授予美國國家藝術獎章(National Medal of Arts)。雕塑家露絲·阿薩瓦(Ruth Asawa)被追授此殊榮。維姆斯是首位獲得該殊榮的黑人女性視覺藝術家。自1984年以來,該獎項每年由現任美國總統頒發給“對美國藝術的發展、支持和普及做出傑出貢獻”的藝術家或藝術贊助人。

維姆斯的藝術創作跨越四十年,涵蓋裝置、電影、表演和攝影等媒介,作品以個人經歷和歷史檔案爲中心,探索與政治、女性主義和非裔美國人身份相關的主題。她的個展“物的形狀”(The Shape of Things)將於11月9日在紐約格萊斯頓畫廊展出。

蘇州|藝術家劉建華

在博物館中展現陶瓷的古今對話

劉建華

10月24日,蘇州吳文化博物館舉辦了“再問”當代藝術系列展覽“邂逅:劉建華個展”。在博物館中,藝術家劉建華最新的作品13件/套,分別於博物館公共區域、常設展展廳兩處空間中展出。

自2023年起,吳文化博物館從“再問”二字出發,開創了全新的當代藝術在地項目,以委任創作及特邀展覽的方式,聚焦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此次展覽也是劉建華用當代藝術與博物館文物及在地文化的對話。

劉建華,1962年出生於江西吉安市。1989年雕塑專業畢業後,他嘗試在當代背景下進行實驗性的工作。他的作品起先多以陶瓷作爲媒介,通過陶瓷堅硬與脆弱並存的特性隱喻現代人對物質的迷戀與不安,揭示出現代社會特有的精神特徵。隨着創作的深入,藝術家近年已逐漸轉向綜合媒材的利用與試驗。

藝術家劉建華說,第一與蘇州吳文化博物館結緣,是受到“再問”系列首展:“四兩千斤——樑紹基、楊詰蒼雙人展”中,看到了一座博物館全新的展陳方式。作爲藝術家,可以將自己的作品與歷史文物陳列在一起是一種榮幸,對於博物館而言也是一種展陳形式的創新,在不斷的交流中雙方共同實現了突破。源於泥土,成於造化,對照古今,陶瓷在東方傳統文化中兼具實用與美的內涵,藝術家在陶瓷材料本身的連接中,揭示出今天和過去之間由時間主導這種距離也可以是不存在的,“邂逅”陶瓷永恆的美。

劉建華作品《瓷板上的釉料》

展覽現場,劉建華作品《繩子》與博物館館藏陶瓷

吳文化博物館館長陳曾路說,此次展覽充滿了不確定性,充滿了挑戰,也充滿了期待。對於博物館而言,當代藝術並不是擅長的領域,如何呈現展覽是一種挑戰。而“再問”系列的誕生,是希望用當代藝術的形式賦予吳地國寶新的生機與活力。嘗試、擁抱並期待下一場展覽的邂逅是博物館的使命。以展爲媒,歡迎觀衆一起邂逅陶瓷之美。展覽將展至2025年5月9日。

北京|藝術家張培力

個展“聲響”不小

張培力

一個形如巨大鐵鍋的電動容器旋轉着。隨着速度逐漸加快,“鍋”內幾十枚廢棄的煤氣罐開始在離心力的拉扯下隨機地旋轉、碰撞。這件名爲《不斷旋轉》的裝置作品,位於紅磚美術館標誌性的下沉圓廳。用先“聲”奪人來形容它,以及即將拉開帷幕的“張培力”大展並不未過。

10月29日,張培力個展即將在北京紅磚美術館展出,集結了藝術家在今年全新創作的19件裝置和影像作品。作爲“85新潮”代表人物之一,從“藝”四十年來,這也是張培力迄今爲止最大規模的個展,且與他在今年推出的另一項回顧展“張培力 2011.4.27—長期”前後腳呈現。藝術家表示自己“肯定沒有下一個四十年了”,在紅磚美術館特定的空間,“給了我很多想做點事情的衝動。”

《不斷旋轉》,2024,機械裝置圓鍋直徑9.6m,深1.3m。廢舊的液化氣鋼瓶若干個變頻電機電磁鐵鋼網

在策展人張尕看來,兩個展覽會形成巨大的反差,正好展現了藝術家在不同時期作品的特殊體量、藝術語境與創作模式。“站在藝術家的角度,回顧展是對內的自省,新展則是向外的——將內在情緒表達出來,發出聲音,同當下對話。這批新作品更多想展現人的處境與矛盾、事物的正反兩面。”

展覽中的多件作品都將煤氣罐作爲創作媒材。張培力說,這出於自己的本能、記憶與經驗:“煤氣罐在我這代人當中是一種特殊的符號。從小家裡做飯,起先是用煤球,後來用蜂窩煤,再後來開始有了煤氣罐,這是生活轉變的標誌。用得起煤氣罐,說明你家境不錯。20世紀90年代後,煤氣罐逐漸被管道煤氣替代,但它並沒有徹底消失,而是從城市轉移到縣城、鄉村。”

“在我看來煤氣罐就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面是帶來生活的便利,一方面又具有安全隱患。沒有人能逃脫掉矛盾,人給自己製造的矛盾。類似於汽車也一樣,都是技術同人自然屬性間的矛盾,我們想要控制自然,最後又被技術困住,想要追求理想的生活,不知不覺間也會付出代價,這就是我想說的。”張培力說。

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3月2日。(文/王諍)

羅馬|藝術家楊燁炘

用“鞋底”符號展示的世界觀

楊燁炘

近日,藝術家楊燁炘(Forest Young)個展“TRACES OR TRACK”在羅馬尤利⻄斯畫廊開幕。該展覽也是尤利西斯畫廊展覽季的收官之作。

楊燁炘,1973年出生於浙江台州,現居上海,曾連續五年獲得戛納“獅子獎”,並斬獲了超過250個國內外獎項。他是中國最著名的廣告公司之一天與空的創始人,活躍在當代藝術和廣告傳播領域。此次展覽共展出藝術家20多件經典作品,除了“痕跡”系列,“不說話”系列,“糧食”系列外,還有4件新作品,藝術家將繼續延續其藝術符號“鞋底”,探討“鞋底”的世界觀。

對於中意文明的未來思考,楊燁炘的裝置藝術新作《人類的文明能走多遠?》,這是一組通過時間與鞋底的結合,探討人類文明脆弱性與可持續性的藝術作品。作品由兩個巨大時鐘組成,一個時鐘的刻度是由普通意大利人的鞋底構成“羅馬時間”,另一個時鐘的刻度則由一個普通中國人的鞋底組成“北京時間”,以此折射出兩國從古至今文明發展的艱辛歷程,同時思考人類文明的未來。

《人類的文明能走多遠?》之羅馬時間

作品《 我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則是楊燁炘前往洪災現場,收集了一批受災羣衆遺留下的物品進行的創作,以此展現人類在面對自然災害的無力感和孤獨感。同時,他也藉此向觀衆提問:“我們爲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痕跡?”策展人Alessandro Masi說,“他在道德層面上所傳達的內容,無論是方式還是主題,都令人感同身受。他的藝術具有很強的挑釁性,但這正是他的目標,也是當代藝術的目標。”展覽將展至11月16日。

上海|藝術家卓福民、周仕超、耿耿

以“龘”呈現藝術追求

《龘——卓福民、周仕超、耿耿當代藝術三個展》於10月26日下午三點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三樓展廳開幕。開幕式上,嘉賓們手持蠟燭點綴整個展覽空間,在燭光的閃爍間,藝術的力量彷彿流淌在每個角落。

展覽由三個別具特色的獨立個展組成。在第一個展廳裡,精心佈置的空間集中展示着每位藝術家的個人宣傳片。這些宣傳片猶如爲觀衆打開一扇窗戶,引領觀衆初步領略藝術家們的獨特魅力與藝術風格。在美術館最大的主展廳,展出了藝術家們特意爲本次展覽傾心創作的大尺幅作品。

展出現場

藝術家卓福民開幕式致辭

藝術家卓福民在致辭中談到,此次展覽的新作中,他將八億年前大自然創造的神奇世界放到了自己的創作中,與時空對話,與自然對話,讓更多的人從不同維度欣賞藝術之美。藝術既是創新,又是個性化表達。三位藝術家年齡不同,出生地不同,經歷不同,聚集在一起,秉持對藝術的執着和共同的信念,以“龘”體現出來。在卓福民F.M.AI藝術創新實驗室展廳,觀衆可以通過面前的iPad進行語言輸入,例如說出“女孩”“大樹”“大海”或“星空”等詞彙。隨後,大屏幕上的系統會根據這些輸入,自動生成一幅全新的藝術作品。每一次生成的圖像都帶有藝術家藝術風格的獨特印記,使得觀衆在互動過程中不僅僅是欣賞藝術,更是參與到藝術的創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