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提供視角 任由人感知世界

《寂然之夜No.2》 龐茂琨 布面油畫 2023 《副本No.7》 龐茂琨 布面油畫 2019 《摺疊手記之二》 龐茂琨 紙上鉛筆 2017 《不期而遇No.6》 龐茂琨 紙上鉛筆、色粉、墨水 2019

◎姜莉芯

展覽:龐茂琨:古典的標尺

展期:展至2025年2月15日

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正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798)展出的龐茂琨個展“龐茂琨:古典的標尺”上,我們不僅看到之前展出過的系列作品比如《副本》《鏡花緣》《摺疊的肖像》等,還看到了他創作於2023年的三幅《寂然之夜》。這次展覽海報用的就是《寂然之夜No.2》——一幅畫面上有機械恐龍的作品。從觀衆的視角看去,發光的拱門、光滑的建築表面和灰暗的色調讓畫面看起來像是一個超現實主義的時間通道,又像是夢境中的虛無空間。虛無,在道家的語境下有“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之意。所以當不同的人站在這幅作品面前時,會有不同理解。

由科幻小說引發的創作

機械化的內容在龐茂琨2019年完成的“副本”系列中顯得非常突出,這一系列作品受到理查德·摩根賽博朋克風格小說《副本》的影響。

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內容:主人公科瓦奇是前特派探員,居住在距地球180光年的哈倫世界。班克羅夫357歲,是地球上最有錢有勢但也廣爲樹敵的人。班克羅夫選中科瓦奇並讓他在六個星期的時間內調查和推翻班克羅夫死於自殺的結論。於是,科瓦奇的靈魂被下載到另外一個強壯的軀殼之內,從“生命下載中心”來到了班克羅夫面前。全書的終局是班克羅夫被證實爲自殺,科瓦奇回到哈倫世界成爲了自由人。

書中“副本”一詞首先出現在角色“科瓦奇”與“班克羅夫”的一段對話中。科瓦奇說道:“它們還冷凍保存了你身體副本。”班克羅夫回答道:“對,而且不止一個。”副本還出現在另外一個章節,指的是儲存在虛擬世界的人的意識的副本。有人從中看到悲觀,因爲書中“生命下載中心”的設置以及病毒對存儲中的人類靈魂的侵入,讓人對人類已知的行爲和信仰感到絕望,即使是有超強探案靈慧和強大軀體的主人公“科瓦奇”,面對機械化帶來的問題也只能是等待。

英文版小說《副本》發表於2002年,當時間來到2024年5月,開發出了人工智能AlphaGo的德米斯·哈撒比斯及其團隊,又發佈了革命性的蛋白質結構預測工具的新一代版本AlphaFold3(阿爾法摺疊3),這讓人類生命的延長並不再只存在於科幻作品中。與科幻小說《副本》中所虛構的有錢人主宰生命的不同之處在於,現實中“阿爾法摺疊3”讓每個人生老病死四件大事的運動軌跡有了積極改變。也許,我們完全可以不依賴“生命下載中心”而僅靠自身就能做到長生不老。

看完龐茂琨個展,我更願意將他作品中透露出的內容當作本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書的後續。只不過,這次的思考和說明來自藝術家而不是哲學家。區別在於,藝術作品更加直觀地表現了科學技術的“侵入”在人類感知世界中引發的變化。

古典主義作品的“副本”

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第一空間的那面多邊形牆上,我們看到形狀不規則且沒有畫框的六件油畫作品“副本”系列,乍一看像是散落的七巧板。仔細辨認,我們知道這些“片段”來自十五和十七世紀的西方古典主義油畫:安東尼·凡·戴克的《科內利斯·凡·德·蓋斯特的肖像》,魯本斯的《凍僵的維納斯》,揚·凡·艾克的《阿爾諾芬尼夫婦》,倫勃朗的《耶利米哀悼耶路撒冷的毀滅》,羅伯特·康平的《一位婦女》和卡拉瓦喬的《手提哥利亞頭顱的大衛》。這六幅古典主義油畫作品,題材涵蓋羅馬神話、宗教故事、肖像和風俗畫。

在13和14世紀,油畫在北歐用於嵌板繪畫和壁畫,這一特性被揚·凡·艾克和康平進一步開發,在15世紀早期被引入意大利。17世紀繪畫受巴洛克藝術風格影響,涌現了大型的具有戲劇性、濃郁情感和動感的作品。作品多使用對角線構圖,畫面給人一種幻覺效果。魯本斯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倫勃朗和卡拉瓦喬二人同是巴洛克時期的奇蹟。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在展出的“率真與真實——卡拉瓦喬的藝術世界”正是對卡拉瓦喬在藝術史上地位的認可,展覽用《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1606)一幅作品,讓觀衆開始瞭解卡拉瓦喬其人和其藝術創作生涯的靈感來源。

“副本”系列畫面上的人物均有明顯的“修復”痕跡——機械化的耳朵、精工打磨的石質面具、人工電子眼球、金屬質感的關節、機械下頜和護腰等。如果按照摩根科幻小說《副本》中的內容推測,龐茂琨作品中的人物應該是原古典主義作品中人物的“副本”。

當古典的身體穿上機械的外套

按照文學作品《副本》的思路,我們可以將龐茂琨畫布上的人物理解成從幾百年前空降到今天的藝術形象。藝術家畫上去的電子/機械構造和使用的不規則畫板,讓藝術作品脫離了原作的時代,他們彷彿就是來到地球上的科瓦奇,或者是已經生活在地球上的班克羅夫:生於古典主義年代但出現在當代材料和語境中。

在書中,科瓦奇對自己的身份也很不解,在幾個地方分別出現了他照鏡子的敘述:“我站在鏡子前面用毛巾擦乾身體,儘量熟悉鏡中的面孔”以及“強烈地感覺到鏡子裡的那個人並不是我,而我則像一個坐在密封大巴里的乘客,透過舷窗一樣的眼睛觀察着周圍的一切”。

如果畫中的人物能表達,想必他們也有類似的看法吧?戴着冰冷麪具的維納斯,對世界的感知不再是通過食物來增溫,而是要不要把衣服穿上;請人繪製肖像和記錄重要時刻不再是有錢人才能得到的奢侈品,AI繪畫或者製作一個小短片更能讓當代人興奮;可能因爲耶利米是先知,他的哀悼是進行時;卡拉瓦喬把自己的肖像作爲被割下的頭顱獻給教皇以求寬恕,在今天是行賄……

如今,對於深度使用科技產品的當代人,對世界的感知不同是有案例的。當一位脫口秀演員介紹說自己的心臟是電子產品時,聽衆都以爲自己聽錯了。震驚之餘,擔心的不再是比賽成績壓力和搞不搞笑的挑戰,而是心臟如果沒電了會怎麼辦?阿爾法摺疊3之後還會有阿爾法摺疊4、阿爾法摺疊5,直到科學家得到滿意的版本爲止。那麼,會不會有那麼一天人類所有疾病都會被治癒?或者,根本不會有疾病。如果是那樣,我們對世界的感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何感知由每個人來決定

這次展覽中其他單元也都透露出對感知的強調。比如“鏡中世界”板塊,題目本身就已經告知了另外一個世界即鏡中或眼中世界的存在。在這個世界裡,當代人在尋找外表,比如《鏡花緣之一》中,女子的關注點在腰部的線條,這也正是你我照鏡子的常態。早在東晉,我們就在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看到對“照鏡子”的描繪,“知飾其性”一段的畫面上有西晉張華寫下的註解:“人鹹知修其容,莫知飾其性。性之不飾,或愆禮正。斧之藻之,克唸作聖”。這句話的大意是說修飾內在比外表更重要,如果不修內心,就容易失態失禮,時時改正自己、磨鍊自己,人品性格自然日趨完美。

我們可以看到,同爲“照鏡子”,而感知卻不同。前者關注自己外表的形式美;後者強調的是內心感知。到了唐朝,就有了大家都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悼念魏徵時所說之語:“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的方法論和意義。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從《寂然之夜》中看到的內容,藝術家提供的是視角。在本雅明所著《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唯物主義的本雅明論述到電影技術的發明與新的精神意識間的關聯,比如膜拜價值的消失。電影技術以後的科技對新的精神意識帶來的改變更加頻繁。從增強現實(AR)到虛擬的加密藝術品(NFT)再到人工智能(AI)不過五六十年的光景,很多新的感知等人去探索和整理。龐茂琨作品中透露出的正是這樣的啓示。供圖/當代唐人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