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投資/劉熙海:臺灣收藏種類地區多樣化

圖、文/非池藝術網在雅昌藝術網臺灣站開站後,7月1日於北京正式簽約,並舉辦「斷裂&彌合:藝術傳媒平臺與兩岸的收藏對話交流沙龍,討論兩岸收藏、傳媒趨勢現況。在沙龍中,臺灣帝圖集團董事長劉熙海於沙龍中分析臺灣的收藏脈絡,討論臺灣藏家的種種面向

劉熙海表示,臺灣各個地區的收藏脈絡不同,收藏的藏品也各有歧異,光就臺中高雄兩者就有很大的差別。他說明,臺中有幾家資深畫廊,像是「現代畫廊」與「新時代畫廊」,在20年前藉着留法的藝術家牽線,收藏了許多像朱德羣、趙無極等藝術家的作品

當時臺中的藏家,買一張朱德羣或趙無極的作品,只要十萬元臺幣,但現在如果要賣,價格已經攀升到約兩億了。劉熙海說明,如果當時臺中藏家買的朱德羣或趙無極,沒有出手賣掉,現在應該都成爲大藏家。

與臺中相比,高雄的收藏脈絡又有所不同。劉熙海解釋道,高雄市臺灣的第二大都市,曾經擁有許多實力雄厚的藏家,經濟實力以「醫生」、「律師」最爲雄厚。他補充道,在高雄的這兩種行業,大部份比較「本土」、「愛臺灣」,所收藏的藝術品多爲臺灣早期的本土藝術家,像是廖繼春陳澄波楊三郎、李石樵等爲主。

當時買一張楊三郎的畫作,約臺幣291萬元,但現在剩下約145萬臺幣。劉熙海表示,高雄的藏家當時如果買臺灣本土藝術家,現在多都感到泄氣,不再收藏了,所以高雄現在收藏家比較少,收藏的大部分是現在比較不是市場焦點的藝術品。

臺灣藏家 約分三種類此外,劉熙海表示,臺灣的收藏羣體大約分三個種類。他說明,第一種就像清翫雅集成員一樣,因爲喜好藝術品,所以到畫廊收藏藏品、前往佳士得蘇富比參加拍賣。這些藏家經歷過藝術市場的大起大伏,最後組成一個團體,彼此切磋琢磨。

第二種藏家,劉熙海表示,則是在做收藏品古董文物的買賣。他們從全世界拍賣場上,收集稀有的中國文物,然後轉手到中國拍賣。

第三種藏家,劉熙海分析道,是20年前涉足藝術收藏,但現在不太活躍於拍賣市場的藏家。他說,當時藏家如果有收購大件宋瓷高古銅器等拍價較低的藏品,現在都價格大漲,難以割愛送上拍場拍賣。劉熙海也說明道,在第三種類的藏家,也有些人邁入老年,擔心子女賤賣藏品,而趕緊釋出藏品,進入拍賣市場。…更多內容請看http://artemperor.tw/focus/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