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積極參與外匯展業改革 跨境金融如何兼顧便利與安全?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漫遊 上海、北京報道

近段時間,多家外資行開展外匯展業試點工作。《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中國”)在北京、深圳和重慶三地率先開展外匯展業試點工作;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豐中國”)獲准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和杭州五個分行同步落地外匯展業改革項目。

外匯展業改革不僅是對銀行外匯流程的再造,更有力推動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夠有效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受訪人士建議,跨境金融服務作爲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未來還應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法律法規與監管體系、促進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的協同發展,推動跨境金融服務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促進跨境支付便利化

本次匯豐中國、花旗中國開展外匯展業工作,響應了2023年12月底發佈的《銀行外匯展業管理辦法(試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告2023年第1號,以下簡稱“《展業辦法》”)。

爲進一步提升銀行外匯展業能力,促進跨境貿易與投融資便利化,並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今年1月1日,《展業辦法》施行。《展業辦法》對於銀行組織架構、內控制度、制度流程、數據整合、信息系統建設等多方面提出了改造需求。

花旗中國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該行積極推進外匯業務流程再造。此次,又將前期項目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拓展到上海及其他分行,繼續擴大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的範圍,助力優質企業跨境支付便利化。

匯豐中國方面表示,根據《展業辦法》的要求,該行構建了全新的外匯展業框架,包括建立了適配新流程的外匯合規管理組織架構和內控制度,並且開發了相適應的管理系統,實現了外匯展業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系統化管理。在新的流程下,符合條件的企業辦理外匯收支時無須再逐筆提交支持性文件供銀行審覈,可根據《展業辦法》規定憑支付指令直接辦理跨境收付,實現全流程電子化跨境交易。

作爲推動跨境金融便利化的重要舉措,外匯展業改革不僅是對銀行外匯流程的再造,更有力推動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新流程實施以來,匯豐中國中外資企業客戶反響熱烈,已有100多家企業踊躍諮詢,其中,50餘家企業完成了展業盡職調查並獲得了業務開通的相關認證。企業的外匯業務辦理時間平均縮短了50%至75%,有效提高了資金管理效率。我們期待在首批落地的5家分行穩步實施的基礎上早日將新流程拓展至其他分行,持續在跨境支付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匯豐中國環球支付方案部董事總經理曾愫說。

今年8月初,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的2024年下半年外匯管理工作交流會明確,下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是推動銀行外匯展業改革,完善“實質真實、方式多元、盡職免責、安全高效”的跨境交易管理機制。

如何打造風險防線?

在一系列政策發力下,跨境資金流動管理迎來更多利好。而如何在推進外匯便利化政策的同時,打造好風險防線,實現“放得開,管得住”成爲銀行探索外匯展業優化的共同課題。

德勤中國方面解讀稱,目前的《展業辦法》打破既往“防風險”對事中環節的路徑依賴,指引銀行在業務全生命週期,通過事前、事中、事後的有效風險防控,賦能業務的便利化操作,營造出與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制度環境。

記者採訪瞭解到,跨境支付的資金安全和匯率風險防範尤爲重要。

全球支付解決方案公司Worldpay解決方案總監段然指出:“隨着AI等技術發展,欺詐手段越發多樣且難以察覺。無論是出於保護金融資產和客戶數據,還是維護自身聲譽、降低拒付率等目的,防欺詐工具和爭議預防解決方案都成爲了必需。此外,優化支付成本和簡化後臺流程也是資金管理的關鍵。支付成本管理主要指向優化手續費、構建成本最優的支付矩陣和多幣種解決方案、以鎖匯最小化匯率波動等。而後臺操作可以通過簡化對賬程序、提升客服流程、用穩定貨幣進行交易結算等方式進行優化,在降本增效的同時,還能儘可能減少監管障礙、降低國際貿易風險。”

Worldpay 最新報告指出,當商家無法提供消費者青睞的支付方式,可能會遭遇超四成的交易流失。這意味着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和幣種選擇已成爲提高消費者滿意度、留存率,從而驅動營收的必要條件。首先,便利爲王,一鍵支付、自動更新卡信息等技術能夠有效簡化支付流程,讓支付過程更順暢。其次,習慣爲先,提供多樣的本地支付方式並支持本地貨幣,在降低支付門檻之餘,還有助於激發消費慾望。

整體而言,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陳勝指出,跨境金融服務中的監管套利現象較爲普遍。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在金融監管上的差異,部分服務提供者利用這種差異進行套利活動,這種行爲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增加了跨境金融服務的風險複雜性。同時,跨境金融服務的電子化、數字化特性使得傳統監管手段難以應對,由於跨境金融服務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機構和法律體系,數據共享和信息交流存在諸多障礙,這使得監管部門難以全面掌握跨境金融服務的運營情況和風險狀況,難以及時有效地識別和處置風險事件。

陳勝建議,監管部門需要不斷創新監管方式和方法。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提高監管效率和準確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國際監管機構的合作,建立跨境監管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數據共享和信息交流。這將有助於監管部門更加全面、準確地掌握跨境金融服務的運營情況和風險狀況提高監管效能。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