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雲林陸域風機增加 黃金蝙蝠館培育蝙蝠生態探測員
雲林縣陸域風機持續增加,水林鄉黃金蝙蝠館培育蝙蝠生態探測員。(黃金蝙蝠館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陸域風機持續增加,水林鄉黃金蝙蝠館培育蝙蝠生態探測員。(黃金蝙蝠館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陸域風力發電機組已有40餘座運轉,目前持續規畫興建中,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蝠館15日表示爲減少風機影響蝙蝠生態,將加強培育蝙蝠生態探測人員,同時舉辦民衆參與探測活動,據統計,全臺每年有上萬只蝙蝠因撞擊風機而死傷,有必要透過全民參與,共同保育蝙蝠。
雲林沿海地區因風力強勁,非常適合開發離岸、陸域風力發電,其中陸域風力發電方面,已有臺電、民間綠能公司設置40餘座風機,民間綠電公司規畫再興建近百座風機,全力發展綠能,此舉引發黃金蝙蝠館注意,認爲可能因此影響蝙蝠生態,必須提出因應方法。
蝙蝠館負責人張恆嘉表示,之前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針對離岸風力發電擬定「生態調查方法指引」,對象包括鳥類、海洋哺乳類等,卻漏掉會飛的陸域哺乳類蝙蝠,經愛蝠人士爭取才補列入。陸域風機生態調查,雖有將蝙蝠列入調查對象,但面對日後可能出現的上百座風機,有必要培育更多探測人員。
目前蝙蝠館持續培訓蝙蝠生態探測人員,對象除了蝙蝠館員工,還有全臺各蝙蝠社團、學術界人員,已有約50人接受培訓,目標是培訓100人,透過集體且長期的蒐集資料,建立1個蝙蝠生態與風機數量的大數據資料庫,進一步研究其關聯性。
張恆嘉指出,民間參與關心蝙蝠生態,也是保育蝙蝠的重要力量,因此將於本月18日舉辦夜探蝙蝠活動,邀民衆一起利用手機與超音波錄音器尋找蝙蝠蹤跡,藉此讓更多人瞭解蝙蝠生態與保育方式,減少蝙蝠因撞擊風機或被風機震落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