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志願軍2》:當浪漫主義融入家國情懷
特約作者 館館
《志願軍:存亡之戰》(以下簡稱《志願軍2》)拿下今年國慶檔票房冠軍幾乎是毫無懸念的結果。該片既是同檔期裡一部優秀大片,又是拿下過8.68億票房的《志願軍:雄兵出擊》系列續作,從一定檔就註定會是撐起電影市場的頭號選手。
《志願軍》系列一共分爲三部,演員陣容強大,斥資規模也罕見,光是拍攝前後就用了399天,前期籌備更是花了兩年。這樣龐大的項目非常考驗創作團隊,好在《志願軍》系列影片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不錯,敘事也各有側重,不是簡單地將一部長片切割成三部上映。
第一部裡,山頂那棵屹立不倒的松樹,象徵着戰士們永不退縮的精神,也代表着戰爭最後的勝利。而第二部拍的是鐵原阻擊戰,從我追敵退的拉鋸、到敵人反攻我方死守防線,再到最後的水庫爭奪戰,戰線拉得更長,也更具靈活機動性,所以視角更聚焦在戰士本身,拍的是戰場上一個個具體的人,和人與人之間寶貴的情感聯結。
《志願軍2》有兩條很明顯的線,一條線是武戲,以李想、吳本正、孫醒的三重視角講述戰場的種種模樣。孫醒和楊三弟是從第一部中歷經鏖戰活下來的人。營教導員李想是鐵原阻擊戰的指揮,也是堅守到最後一秒的最後一人,他的歡呼與淚水都發生在戰役的重要節點。
另一條文戲則更多圍繞李家三人的親情線展開,最先參加革命的父親李默尹、同樣上了戰場的兒子李想,以及追隨父兄奔赴前線當翻譯的小女兒李曉。
作爲導演,陳凱歌的個人特質很鮮明,他善於用詩意化、浪漫化的方式講述故事,即便是戰爭戲,他也能從細節處撫慰人心。
在另一部戰爭影片《長津湖》裡,有個鏡頭就深深印刻着陳凱歌的烙印——戰士們乘火車飛馳而過,望向外面大好河山,沉重的戰爭即將來臨,而祖國用壯闊且絢爛的日出爲他們壯行,那一幕極美也極動人。而到了《志願軍2》,陳凱歌則更加發揮他的優勢,把浪漫主義與家國情懷融合得十分巧妙,全片最催淚的兩個意象,都帶有很深的浪漫色彩和人文關懷。
一個是臨行前李曉送給李想的小花。出生就分開、多年後才初次見面的兄妹倆,從互不相識到再次分別不過一天的時間,但親情的羈絆已經在兩人心中迅速生根,開出了一朵牽掛的“花”。這朵花再次出現是在戰場上,李想貼身的小本子裡夾着一朵乾花,被他小心翼翼拿出來激勵戰友,戰士們同樣小心翼翼地傳遞嗅聞,隱隱花香似乎在提醒,家裡還有人等他們凱旋,那是被親人思念的滋味,是家的氣息,是“好日子的味道”。還有輾轉傳遞的一顆糖。最先是由一個小孩子夾在慰問信中寄給戰士們,收到糖的人都不捨得吃,後來一直輾轉傳遞,跨過了鴨綠江,凝結了國與家。
記得在《長津湖》上映前後,很多人質疑陳凱歌的能力是否足以適配戰爭大片。而這些聲音直到《志願軍》系列的面世才漸漸變小。導演多年積累的個人特色或許很難抹去,但只要用心,依然能跟電影本身結合得很好,即使是看似迥異的風格,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敘事方式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