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軍民情鎮館之寶見精神
“1927年8月3日,南昌起義第3天,朱大楨帶來了南昌羣衆爲起義軍捐贈的款項和物品,並將募集到的一萬銀元送來支持起義……”6月上旬,江西省南昌縣人武部組織幹部職工和專武幹部80餘人來到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參觀學習,講解員魏宸聲情並茂的講解深深感染了大家。
南昌是人民軍隊誕生的地方。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前身爲“江西大旅社”,被譽爲“軍旗升起的地方”。爲紀念八一南昌起義而在這裡興建的專題紀念館,籌建於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所轄5處革命舊址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統計,紀念館自2008年8月免費開放至2019年年底,共接待遊客約2000萬人次。
“南昌起義時,南昌一個普通家庭月收入約3塊銀元,一萬銀元在當時可是一筆鉅款,而這些都是羣衆自發捐出的。”魏宸介紹,蓋有方形公章的收條和回信,如今已經成爲紀念館的“鎮館之寶”。
時至今日,有着“英雄之城”美譽的南昌雙擁氛圍依然十分濃厚。去年7月,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南昌境內贛江、撫河、鄱陽湖支流及軍山湖內湖水位大幅上漲,多處重點江河水位超歷史警戒線,形勢異常嚴峻。危急時刻,東部戰區2000餘名官兵攜帶救援設備兵分多路跨省機動,緊急馳援。南昌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主動走訪慰問在轄區內搶險救援的部隊官兵,送上防暑降溫物品、防血吸蟲藥品等。
“事關戰鬥力建設,決不能含糊。”近年來,南昌市委、市政府聚焦服務駐軍部隊練兵備戰,在支持部隊基礎設施建設、戰備訓練、後勤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優先爲駐南昌部隊解決建設用地,將“智慧動員”納入“智慧城市”建設,統籌規劃、同步組織,提升國防動員信息化水平和動員能力。南昌警備區司令員陸建剛介紹,伴隨全市加速推動軌道交通和“十橫十縱”快速路網建設,南昌軍地嚴格按照作戰需求建設戰備道路,地面交通戰備網絡基本形成。
踏訪南昌,處處可見“八一”字樣:八一大道、八一學校、八一公園……這不僅是獨特的文化地標,更是一種內化於心的精神符號。八一起義紀念館副館長熊豔燕介紹,近年來紀念館幾乎沒有旺季淡季之分,每天參觀者都在萬人以上。
去年10月,南昌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實現“九連冠”。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2073個,市縣兩級均配備了雙擁專職工作人員,市縣鄉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定編(定崗)724個,村(社區)配備退役軍人服務專幹3565名。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作爲城防屏障的城牆與城門儘管已不復存在,人們在南昌卻可以看到,建設強大國防的銅牆鐵壁,已成爲廣大軍民自覺的雙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