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種火龍果 搶外銷訂單

縣府工業局合作,在火龍果農場導入人工智慧,以大數據分析方式輔導農業轉型。(林和生攝)

鑑於火龍果夏季產量供過於求,總造成價格崩跌,屏東縣政府爲解決相關產銷問題,在工業局及清華大學團隊協助下,將AI人工智慧導入農場,以產季調節方式,轉攻價格較好的冬季市場,不僅成功爲農民搶到外銷訂單,更增加果農收益

屏東縣長潘孟安指出,臺灣火龍果種植面積超過3000公頃,屏東縣佔逾4分之1,堪稱是全臺最大產地,無奈因少子化及農村高齡化所面臨的缺工問題,藉由整合專家資金技術來協助農民創新轉型,若案例成功可望運用到其他果品,協助農民有更好收入。

成功打造智慧農場的清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黃能富表示,團隊引進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火龍果光照管控疏花、授粉及選果分級,透過大數據分析,精準掌握光照時間、施肥與收成,甚至輔助包裝出貨的分類作業,達到平衡果品產量。

「現在不是請不起人、而是請不到人」,黃能富說,現在農場利用無人機空拍火龍果花朵照片,利用AI計算數量,進行產量預測,並藉由衛星空拍與影像分析,節省人力成本,且能掌握最佳採收期,「等於讓沒有經驗的人也能做對的事」,減少過去一半人力成本。

潘孟安強調,未來可望把成功經驗擴散至其他火龍果農場,經由智慧轉型,每公頃果園將可增加60萬元收益,每年預估500公頃的擴散推廣,將可增加3億元產值